小米YU7于2024年12月9日正式曝光。当日,工信部官网披露了小米新款SUV车型的产品型号等信息,小米汽车也在官方微博发布了小米YU7的申报图。
雷总也是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小米YU7预计于2025年六七月正式上市,之所以这么早公示,是希望YU7测试车可以尽早拆除重伪装,有助于做更全面、更细致的长时间大规模测试,来确保产品质量。
现在已经到三月底了,快到约定的上市日期,相信大家也很好奇这次小米得第一辆 SUV 车型会是什么样的价格?今天我就带大家来好好分析一下,如果后续的价格跟本文差不多,大家可以回来打个卡。
从行业规律和成本策略来看,在汽车行业,同平台的SUV车型定价一般都比轿车高个2 - 3万元,这已经是各个主机厂心照不宣的事了。主要因为制造成本上,SUV车身大、结构强,底盘复杂;研发成本中,测试更严格,四驱等技术研发投入大;市场需求上,消费者看重其功能和特性,且产量相对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丰田RAV4比卡罗拉、本田CR - V比思域定价更高。
小米SU7起售价21.59万,如果按照这个规律,YU7的起售价估计在23.59 - 24.59万之间,像智界R7、智己LS6这些竞品也都是这么个定价逻辑。不过,小米有自己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强大的供应链优势。现在电池成本下降,说不定小米能把YU7的价格压到更低,之前网上就有消息说可能22.98万起售,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没准雷总还会继续在年中给我们憋一个大惊喜?
从成本和毛利率的角度理性分析,SU7的毛利率是17.1% ,入门版成本大概18万。YU7作为SUV,结构更复杂,成本预计要提升8%,差不多19.4万。要是想维持和SU7一样的毛利率,YU7理论售价得在22.7万左右。但考虑到SUV的溢价空间,最终定价可能标准版在23.59万,高配版能到27.59万。
但从实际的市场竞争的角度看,YU7的定价核心很明确,就是要比特斯拉Model Y便宜3万,这和SU7对标Model 3的策略如出一辙。要是Model Y焕新版真涨到27.8万,YU7起售价可能定在24.8万左右。不过2025年新能源市场价格战打得火热,阿维塔07都降价到20万以内了(限时优惠 2w),小米为了抢占市场,我觉得说不定会把价格进一步下探到22.98万。
当然抛开配置谈价格就是流氓行为,配置不同,价格也会有差异,现在主机厂策略就是把入门版配置会拉的很低,这样入门价格就可以定的比较低,增加竞争力。所以我大胆做一下猜测:
▶️入门版:22.98 - 23.59 万
入门版可能不搭载激光雷达,用磷酸铁锂电池,续航750km,价格在22.98 - 23.59万,主打的就是性价比,就是为了“交个朋友”。
▶️Pro 进阶版:24.59 - 25.59万
Pro版估计会配备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Orin - X智驾芯片,售价24.59 - 25.59万,主要面向中高端用户,这些人对智能驾驶和车辆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顶配版:>30 万
顶配版肯定会是双电机四驱、CLTC续航600km + 、高阶智驾功能啥的肯定一应俱全,价格也可能突破30万,肯定会搭载空气悬架。
我觉得中高配可能还会搭载双腔空气悬架,毕竟这个价位小鹏 G9 可是标配的。
从品牌战略层面来看,定价对销量目标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要是起售价低于25万,凭借小米SU7积攒的市场热度,说不定72小时大定数据能突破 10 万台。但要是定价过高,超过25万,就得直面华为、理想等竞品在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到时候能不能突出重围可就不好说了。另外,我猜测小米可能会优先推出高配版车型,这样既能提升品牌形象,又能优化产能利用率,等产能跟上来了,再推出入门版,控制初期交付压力的同时,还能通过高利润车型快速回血。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我预测小米YU7标准版售价22.98 - 23.59万(低配),Pro版24.59 - 25.59万(中配),Ultra版29.99 - 30.99万(高配)。这个价格策略延续了小米的性价比路线,同时也通过高配车型提升了品牌溢价,为以后冲击高端市场做铺垫。
不过,小米YU7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之前SU7就因为智驾宣传和实际表现不符被吐槽,这次YU7可得在激光雷达、远端屏这些新配置上做到宣传和实际体验一致,不然很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不满。还有交付能力也是个大问题,SU7的交付压力还没完全解决,要是YU7产能跟不上,订单火爆却交付延迟,那可就麻烦了。到时候雷总“北京欠车王”的名头也是越做越大了。
到底小米YU7最终定价多少,估计得等到6、7 月份上市的时候才揭晓。到时候它的市场表现,就看配置够不够诚意,交付效率高不高了。大家觉得这个预测价格靠谱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