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本也。”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至关重要。如今,云县乡村正经历蜕变。丙凤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生动地展现了“腰包鼓、乡风好”的和美乡村新貌。
丙凤自然村隶属于幸福镇幸福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329户1354人,其中9个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占比高达60%。近年来,丙凤村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强化基层治理,实现了村民生活富裕、乡村文明和谐的目标,先后被评为“省级绿美村庄”,荣获“云南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二等奖。
丙凤特色农业休闲示范基地是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基地围绕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建立“支部+合作社+基地+大户+农户”发展模式,通过租赁的方式对217亩土地实行集中经营管理,并将村民返聘到基地务工,在盘活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村民得到二次增收,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三方共赢格局。
在产业发展中,丙凤村先试先行,大胆探索,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了以“小联结”撬动“大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全村累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家,新型职业农民86名,实现年产业收入440余万元。“当初决定发展特色产业时,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村民们既渴望改变,又害怕失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村‘两委’班子反复调研,确定了发展方向,并带头先试先种。”幸福镇幸福村党总支副书记陈明清表示,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和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越来越足,甘蔗、坚果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逐年提升。
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下。丙凤村注重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开办“小课堂”讲好红色讲堂、村史讲堂、农科讲堂“三堂课”,开列“小清单”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小评比”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互帮互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风尚已经蔚然成风。全村累计开办“三堂课”45场次,办理落实群众心愿82条。
走进丙凤村,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烟火缭绕的农家小院、热闹非凡的广场和外墙上的一排排“福”字,都在诉说着这里的生活的祥和与美好。如今的丙凤村,正在以产业兴旺为基、文化引领为魂,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成为云县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杨 睿 左金华 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