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根据网络素材整编:
2021年,中国招商局集团诚意满满地报价320亿美元求购巴尔博亚港,却被李嘉诚一口回绝,回复“非卖品”。
2023年,中远海运加价到350亿美元,得到的依旧是“资产重组中”的敷衍答复。
当时间来到2025年3月,特朗普放话“夺回运河”后,贝莱德的收购协议竟在短短48小时内火速签署。
这一前一后的态度转变,司马昭之心显露无遗。
更离谱的是,整个交易过程既没有公开竞标,更别提国资进场了。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打包售价仅180亿美元,与两年前中远海运给出的350亿相比,价格差距悬殊。
而且,《大公报》披露的细节显示,贝莱德的228亿美元中,有68亿来自洛克希德·马丁子公司,这是一家刚拿到五角大楼120亿美元武器订单的军火商。
交易签署当天,美国海军还宣布扩建巴拿马军事基地,距离运河闸口仅8海里。这一系列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李嘉诚的动机。他这种为了利益,将重要港口资产低价卖给有美国军方背景企业的行为,
这种“利益优先于国家”的选择,早已超越商业范畴。
再看看梧桐山隧道事件。
1997年,李嘉诚出资建设深圳梧桐山隧道通车,但他却坚持收费30年不动摇,终止日期是2027年。
2004年起,深圳出于公共利益考虑,愿以9亿元的价格收购梧桐山隧道,李嘉诚却狮子大开口,要价13亿 - 13.5亿元,其中10亿元须一次性支付,还要安排其员工,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直到2008年深圳投资27亿元建设深盐二通道并实现全线免费,2011年梧桐山隧道才最终收回并实现免费通行。
李嘉诚在这件事上,为了个人私利,与深圳僵持了14年,严重影响了当地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和便利性,损害了市民的利益。
李嘉诚在内地的投资行为同样饱受诟病。他买了地却不开发,搞捂盘销售那一套。
就如同大V“一个坏土豆”说的,2012年国土资源部严禁捂盘后,他竟用蜗牛速度开发,一个大工地每天就挖两锹土,还声称自己开发了,没有违规。
他把所有法律条款研究透,从里面找漏洞,用这种方式来规避监管,获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也让合作伙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李嘉诚拥有一支庞大的法律和咨询团队,但这些团队不是用来促进商业的健康发展,而是用来研究法律条文细节,探讨怎么合理合法地钻空子。
总评:
李嘉诚的商业行为始终游走于道德与利益的灰色地带。他一边以“爱国”姿态向内地捐赠医疗物资,一边却在海外资产布局中与美国军火商深度绑定;他标榜“企业家精神”,却在关键决策中选择牺牲公共利益换取私人利益。
巴拿马港口交易中,他明知美国意图通过控制运河遏制中国航运,却仍以更低的价格出售。96岁的李嘉诚,“歪屁股”的本性彻底藏不住了。
(部分内容参考一个坏土豆/靳卫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