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17

2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人形机器人行业观察:特斯拉Optimus量产提速,供应链核心环节加速布局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41字,阅读需4分钟

1.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计划提速,2025年将年度生产目标提升至5000台,2026年实现5万台产能。

2.国内企业加速布局执行器、减速器、丝杠等核心环节,新进入者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突破逐步切入产业链。

3.其中,震裕科技成功开发出线性执行器并启动送样测试,拓普集团和三花智控分别投入50亿元和38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4.另一方面,丝杠工艺壁垒逐步突破,恒立液压的滚珠丝杠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供货,五洲新春通过与新剑传动合作推动行星滚柱丝杠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5.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行业标准化,国内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和产能共建推动行星滚柱丝杠等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量产计划逐步明晰,其供应链核心环节的确定性持续增强。特斯拉在2025年一季度明确将Optimus年度生产目标提升至5000台,并计划2026年实现5万台产能,这为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明确的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加速布局执行器、减速器、丝杠等核心环节,新进入者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突破逐步切入产业链,行业进入产能与技术双轮驱动阶段。

一、核心环节的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

执行器集成化进程加速

执行器作为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核心单元,其技术复杂度体现在电机、减速机构、传感器等子系统的集成能力上。震裕科技通过自主研发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结合电机铁芯技术优势,成功开发出线性执行器并启动送样测试。此外,拓普集团和三花智控分别投入50亿元和38亿元建设生产基地,重点布局机器人电驱系统及机电执行器领域,推动高精度执行器的规模化生产。

丝杠工艺壁垒逐步突破

丝杠作为线性驱动关键部件,其材料处理与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机器人运动性能。恒立液压的滚珠丝杠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供货,并完成线性驱动项目厂房建设;五洲新春通过与新剑传动合作,推动行星滚柱丝杠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震裕科技则建成行星滚柱丝杆半自动产线,日产能提升至50套,并计划年内建设全自动产线,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

减速器与电机协同升级

特斯拉OptimusGen2采用谐波减速器与行星减速器组合方案,推动国内厂商技术迭代。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企业在谐波减速器领域持续优化产品精度和寿命。电机环节,雷赛智能在东莞投资5亿元建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基地,专注于空心杯电机和伺服驱动技术的研发,其DH系列灵巧手解决方案即将在行业展会亮相,标志着电机与驱动技术的深度融合。

二、新进入者的战略布局与市场机遇

资本密集投入推动产能扩张

新进入者通过大规模投资快速切入供应链。新剑传动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台人形机器人丝杠项目,瞄准高精度传动部件市场;三花智控旗下先途电子在杭州钱塘区布局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研发基地,计划形成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能力。这些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零部件产能缺口,也为后续技术迭代提供了试验场景。

技术跨界融合打开增量空间

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精密制造经验向机器人领域延伸。震裕科技利用冲压模具技术积累,开发机器人结构件与执行器组件;五洲新春将新能源汽车丝杠技术反向应用于机器人,探索降本路径。这种跨界融合降低了新进入者的技术门槛,同时加速了供应链本地化进程。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行业标准化

随着特斯拉Optimus量产时间表明确,核心零部件的性能标准与交付周期成为供应商竞争焦点。国内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如五洲新春与新剑传动签署协议)和产能共建,推动行星滚柱丝杠等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此外,头部厂商的送样测试与客户反馈机制,为行业技术规范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梳理,客观呈现行业动态,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