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物业公司“自家”办

在定远县定城镇,4个曾经让社区干部“挠头”的安置小区,如今成了基层治理的“样板间”。这个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逆袭故事,折射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智慧密码。

时针回拨到2008年。随着城镇化浪潮涌起,方井王社区挂牌成立。然而,下辖的4个安置小区很快暴露出治理难题:产权复杂、矛盾交织、物业费收缴率长期低于30%,最夸张时一周被投诉20多次,成了社区治理“老大难”。“那时候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居民抱怨多,社区干部压力大。”社区党总支书记穆荣坦言。

如何破解安置小区治理困局?

2022年,方井王社区展开一项破局工作:社区全资注册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创新推出“社区+公司”模式,社区网格员变身物业管理员,保洁队伍全部从小区居民中选聘。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社区居民就业问题,稳定了网格员队伍,也让群众感觉到这是自家的物业公司。“我们不谈收费先干事,一定要把‘面子’和‘里子’都换新。”穆荣的话掷地有声。

这场变革很快让小区旧貌换新颜。黎明左岸小区居民何敏感叹:“以前垃圾随处可见,现在每天都有保洁员负责打扫卫生,监控装上了,停车也规范了。”方井王小区居民彭立怀更是竖起大拇指:“外落水管破损报修后,9天就全部换新,这效率没的说!”

让居民点赞的不仅是环境蜕变,还有接地气的物业费标准。社区调研发现,安置小区居民多为失地农民,收入有限。于是推出“一费制”亲民方案:无电梯房每月每平方米0.20元,有电梯房按楼层从0.55元至0.75元不等。一套100平方米的无电梯房,年物业费仅240元,不到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

“社区物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穆荣介绍,居民遇到难题直接通过物业反馈到社区,省去了层层转办环节。如今,社区物业已实现收支平衡,物业费收缴率提升至60%以上,越来越多居民主动缴费支持社区建设。

·编后·

从“老大难”到“好榜样”,方井王社区的蝶变之路,生动诠释了基层创新治理的强大效能。当转变基层治理思维,站在居民角度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曾经的治理难题即可迎刃而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持续提升。(记者 李邦军 通讯员 王太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