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恐龙眼皮子底下的哺乳动物,原来是这个颜色

许多恐龙和翼龙都有艳丽的羽毛,而早期哺乳动物的皮毛颜色却非常单调。中外科学家对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6种哺乳动物化石进行的研究首次发现,它们都有灰褐色的皮毛。3月13日,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


图片夜行的侏罗纪哺乳动物树贼兽生有深色皮毛。图片来源:Chuang Zhao、Ruoshuang Li


“它们是恐龙的食物,因此不想非常醒目。”比利时根特大学的Matthew Shawkey表示,这种保护色有助于躲避恐龙的捕食。

人们过去认为不可能复原远古动物的外貌。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发现了数千件带有羽毛和皮毛的化石标本。

当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化石样本时,可以看到黑素体的痕迹。黑素体是含有黑色素的细胞器,能够决定生物体的颜色特征。黑色素分为两种类型,即黑褐色和黄红色。而黑素体的形状会因黑色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分析皮毛或羽毛中的黑素体形状,可以准确推断出生物的颜色特征。

研究团队首先研究了116种现存哺乳动物皮毛中的黑素体。基于这些数据,他们建立了一个通过黑素体形状预测皮毛颜色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6种早期哺乳动物化石。

这6种哺乳动物化石均来自中国东北地区的同一沉积层,但所属物种生存的年代横跨了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大约在1.65亿至1.2亿年前。其中包括最近发现的树贼兽—— 一种生活在约1.59亿年前的滑翔哺乳动物。

考虑到这些哺乳动物都被认为是夜行动物,因此它们单调的毛色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我们预料到它们的毛色会比较暗淡,但令人惊讶的是竟然一致到如此程度。其毛色相似性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Shawkey说。

研究团队计划通过分析来自全球其他地区的早期哺乳动物化石扩大研究范围,但Shawkey预计结果不会有太大差异。他表示,直到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随着许多物种逐渐转为日间活动,哺乳动物的毛色才变得多样化。

目前,尽管某些恐龙和海洋爬行动物化石保存有皮肤组织,但很少有人尝试通过化石推断它们的皮肤颜色。



策划制作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3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