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一位军医的十年育才路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慢性病患者也会出现急性病情,要提醒学生大意不得……”

夜幕降临,暗蓝色的天空镶着点点星光。在西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办公室内,李志伟认真地撰写当天的教学心得,这是他从教10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笔记上,不仅密密麻麻地记录了每名学员的能力画像,还有授课的思考和总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从医学生到医生的必经之路。” 作为科室的教学主任,这些年,李志伟把临床实践、医学人文融入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实践,形成了一套兼顾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独特教学方法。

“再复杂的病例,听李老师讲完后就清楚明白。” 学员刘敏说。她曾跟学一名病情复杂患者的诊治过程,那名患者在6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出现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病症,加上气管切开护理、褥疮,救治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李志伟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病情,就用蓝、红、黑三色笔在病历上绘制时间轴——蓝色代表症状演变、红色是检查转折点、黑色是诊疗的干预。学员们清楚地看到三条线从混乱到交汇,再对照患者的病程记录、会诊记录、病例讨论等,涉及的知识点一目了然。

李志伟的学生里有不少来自基层部队的年轻军医。由于驻地环境不同,李志伟平时会结合不同环境下的常见病进行病例教学,确保每个人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李老师会帮助我们强化临床基本功和思辨能力,避免思维固化。”武警某部一名基层军医陈开发说。

2021年,陈开发来医院进修。一次,他收治了一例反复出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人。他依据既往诊疗经验认为,链球菌感染是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常见病因,便使用抗生素治疗。然而,患者用药后仍持续高热,这让陈开发有些不知所措。

李志伟第一时间召集学员,复盘患者初始诊治失败的每个环节,最后建议进行咽拭子检测,这才发现患者是人类疱疹病毒4型(EBV)感染。这番操作打破了学员们的经验认知,不仅补充了大家的知识盲区,还拓宽了临床诊疗思维。

如今,面对前来问诊的官兵,陈开发都会认真探寻病因,并采取更为妥善的治疗方案。

“带一位学员,就要培养出一名好医生;走一个地方,就得留下一支‘医疗队’”,这是李志伟常说的话。临床带教时,他会手把手传授临床经验,并为学员制订个性化成长计划;到部队医院进行医疗帮扶时,他会通过“移动医疗课堂”,让更多年轻医生学有所获,真正把“输血”变成“造血”。

去年初,李志伟所在的专家医疗队帮带解放军第950医院。他不仅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与临床思维,还带领年轻医生进行大量的病例汇总和分析,并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帮助该院解决了急性脑血管病人手术后肺部耐药菌感染问题。

肩上是使命,手中是传承。当一名名实习医生、进修学员结业后去到不同的单位,像星辰飞散而去,又像后浪奔涌而来,李志伟欣慰之余,更深感军医的初心须臾不能忘,在施教路上只有不断精益求精,才能不负学员的期待,更好地服务官兵。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