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谈及中印关系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又为什么说他的一句话让美国的努力白费了呢?
近日,莫迪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及中印两国关系,他的整个讲话内容总结起来主要就是在强调两个字“沟通”,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话沟通,才能建立符合中印两国最佳利益的稳定合作关系。虽然目前中印两国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但这些都是正常的,而对话、沟通可以确保分歧最终不会演变为争端、冲突。不难感觉到,莫迪这次讲话中的对华态度,相较于之前而言,明显发生了变化。要知道,在加勒万河谷事件发生后,莫迪对中国的态度可以说非常强硬,当时他不仅暂停了中印航班,阻碍中印双方的正常贸易往来,大批量下架中国APP,甚至还将中印关系与中印边境局势强行绑定,明确向外界释放一种信号:如果中印边境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中印关系就没有恢复的可能。
但看看现在他又说了什么?“中印两个邻国偶尔出现分歧在所难免”“虽然中印双边关系因边境紧张局势而出现‘五年断层’,但两国关系中的‘信任、热情和活力’将逐步恢复”,这些话不明摆着就是在向中方“示好”,释放与华对话的积极信号吗?无独有偶,就在莫迪对华“示好”的之前不久,印度外长苏杰生在谈到中印关系时,也说出了与莫迪类似的话,他除了强调“和平与安宁一直是印中关系的核心,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外,还特别提到,中印双方正在讨论如何让两国关系朝着更加可预测、稳定和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包括恢复直航、互派记者等问题。
印度政府上下这样轮番的在中印关系上说好话,显然背后的原因肯定不简单,那莫迪政府对华态度转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简单分析来看,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经济层面。目前,印度国内经济放缓,让不少投资者心生担忧,这就导致了不少外资正加速撤离印度,近几个月以来,外国投资者就已经从印度市场撤出了近140亿美元。在此情况下,莫迪政府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转向中国,寻求修复紧张的中印关系,以便加强中印之间的经贸往来;
其次,外部压力。这里面所说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就一直在肆无忌惮的挥舞着“关税大棒”,就连美国盟友都没有逃过,印度自然也不例外,特朗普就曾多次强调,要通过实施互惠关税,来惩罚印度对美国产摩托车征收高达80%的进口关税。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莫迪一边将摩托车进口关税大幅下调,一边积极采购美国的能源、军事装备,而他所做的这一切无非就是希望特朗普能在关税问题上对印度手下留情。当然,为了防止特朗普拿了好处后,仍选择对印度加征关税,莫迪也想到了一条后路,那就是寻求中国合作,以此来抵消美国关税威胁可能带来的影响。
虽然莫迪的目的性很明显,但他既然有意缓和中印两国关系,强调对话,而不是纷争,这对两国关系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个积极信号。另外,莫迪的表态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印两国作为搬不走的邻居,冲突对抗终是不可取的,合作共赢才是最佳选择,印度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中国在某些事情上也可能需要印度的助力。比如,在当前中美全面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就在不停的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加入其反华阵营,北边有韩国搅动半岛局势,东边有日本涉台挑衅,南边有菲律宾在南海惹是生非。至于西边,美方必然会拉拢印度,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制造矛盾。不过,就目前莫迪所强调的,“对话可以确保分歧最终不会演变为争端”这句话来看,不排除美国的努力将会白费。而在莫迪讲话后不到24小时,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则在回应中对其表示赞赏,这也算是中方对莫迪的积极表态给予了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