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绝美!“金色童话”进入全盛期!这条“顶流”路线徒步可达

"


何知道江南的春天来了?低头看见老鸦瓣,抬头看见檫木黄。每年的这抹明黄破开冬寒,宣告着春信已至。


此时,杭州富阳渔山乡林峰山上,万亩檫树花正迎风绽放,漫山遍野、嫩嫩茸茸的鹅黄色花朵随风摇曳,演绎着春日里的“金色童话”……


其实杭州的山林之间,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这抹“春天金”。比如,徒步爱好者最爱的这条顶流路线,就有它的身影……

"


早春的山野,辨识度最高的当属檫木树,于休眠状的植物中,她以王者风范般的存在,身披一袭黄袍,翻山越岭向大自然传递春信。


图片


我初识檫木花,还是青年时代,农历正月正闲暇,跟随父亲上山砍柴。发现一种挺拔的树,绽放鹅黄色细花,清新柔和,如同刚孵出不久的鹅雏,萌爱至极。


父亲给我上起了地理课,自留山的东边是大盘山林区,翻过竹林即到安顶山,那离萧山也就不远了。


父亲还给我补生物课,大盘山林区植被丰富,竹林多,杉林多,“赤树”也多。看,那黄黄的“赤树花”,多美!


图片


知是当年父亲指鹿为马了,还是我听岔了,几十年后,才把她正名过来,此“檫树花”而非彼“赤树花”后来用上了煤气灶,便很少再去关注檫树花。


只要有心,四季皆风景。今年元宵节后的某天,从富阳城区开车前往新登,沿途莽莽山峦,出现一片又一片的金黄,像一顶顶黄色的大伞,给荒寂的山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哦,檫树花又开啦,触景生情,复又念想起自留山上的“赤树花”……


如今的安顶山已成为旅游打卡地,尤其前阵子寒潮,八方来客夜半上山“追雪”,好不热闹!我滋生了想上安顶山探秘檫木花的念头,近距离去接触曾经向往过的大盘山林区,追忆人生初见的那抹鹅黄


图片

安顶山公路


汽车奔驰在里山镇辖区的公路上,前方山野,视线中已出现了片片鲜亮的檫木花,那分明是一把把耀眼的火炬,团团黄亮的火焰点燃了半边山。


车子趋前,簇簇鲜黄迎面而来,心不再安分,驾至一道小桥边,弃车走人,越过小桥,径直往黄花烂漫的方位跑。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房舍依山而建,四周无人。门牌不撒谎,此地叫民强村小房里。抬头看,才知道中奖般的幸运,脚下的青石板台阶直通山岭,不用踩踏泥土路,让有洁癖的皮鞋解除了后顾之忧。


台阶右边是毛竹林,檫树家族的黄花闺女,羞羞答答,透过纷披的竹枝,犹抱琵琶半遮面。


台阶左边的领地,各色树木,鱼龙混杂,有苍翠的,也有光溜溜的,唯见几棵遒劲的檫树,倾其所有,串起碎金千千万,拼凑起一道炫目的黄金海岸。


图片

富阳山区檫树花(朱啸尘 摄)


走走看看,五百多级台阶在脚下不知不觉滑过。起伏的岭上蜿蜒卧躺着一条巨型“乌梢蛇”,宽约五六米,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现代的沥青路与荒茫的山野交融一体,城市与农村的概念已模糊难辨。


心里有花开,步履也轻盈,五百多级台阶又匆匆而过,下得岭来继续前行。车子引擎一路低吼,左顾右盼间,已然抵达大坞底自然村,这里已属安顶村地界。溪岸山崖上的檫树真不少,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捧着束束黄花,铺天盖地扑向溪河,扑得人儿心花怒放。


汽车直奔上坡又拐了一个S型大弯,进入了螺旋式上升的盘山公路,往护栏外望去,只见山峦形似飘带落凡尘,我心随云海飘摇,尽揽人间烟火。眼前出现一块车站牌,护栏外侧下方陡坡处,横斜逸出长着几棵檫木树,树们伸出千千观音手,向空中托起一片花海,景致蔚为壮观。


一对徒步往山顶走的老年夫妇,见我来来回回拍照,凑上来要求捎带一程。


我说,我从灵桥来安顶山看檫木花,不大熟悉檫木分布情况,还需要请您帮忙。老汉说,我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老伴,你回家准备中午饭,我陪客人跑一圈。


他一古脑儿报起家门来:我正宗的安顶山人,叫胡圣法——古月“胡”,齐天大圣的“圣,想办法的“法”,今年73岁,承包了很多茶园……


我问他,你讲的很多茶园,有多少亩?


“这个还真说不上来,也没去丈量,我的茶园处于海拔788米的最高点,就那座为亚运会服务的气象雷达塔下面。”


我不时踩踏油门,紧盯前方一处接一处的弯路,显得聊天力不从心。


他一鼓作气念叨自己的茶叶经,等三月中旬龙井43开摘了,我烧饭炒茶叶要忙上一阵子,清明来临又接着采摘土茶叶,忙是忙了点,但去年进账十六七万。


图片

安顶山茶园


我感慨,大山里的路,九曲十八弯,大山里的人,直来直去,语言交流一马平川。见他三句不离本行,我又打断他的话,你只喜欢茶叶,从来没喜欢过檫树吗?


他狡黠地笑笑,喜欢,每年檫树花开的时候,正是我联系采茶工的重要节点,联系迟了就雇不到人。


汽车驶入山顶景区停车场,稍作憩息,胡师傅说,眼前这几棵苍劲的松树,得以保存下来真是幸事。他又指向西边岭上介绍,那片挺拔的林木,是人工种植的荆树。


在胡师傅的引领下,车子径直驶向大盘山林区,一片檫木林,远望繁花似锦,人一近身,花儿好像躲猫猫,四下分散零零碎碎。


胡师傅双手不停比划指点,西南方向是山基村;翻过西北方向的毛竹林,就是你们灵桥镇外汪村的山林;北边则是观坞村,这几处方向走下去,都有遍布的檫木树,年轻时候我都走过。


此行的起因,正是为了念想延续几十年的青春记忆。目测自留山方向的距离,还有不少路程,若有前几年的脚力与劲道,定当再前往自留山看一看。


然而,记忆中的那片檫木林,已兜兜转转环绕了40圈的年轮——她还会是从前的样貌吗?


我立在岭上,眼前的一览众山小”,与我脑子里所清晰印记的村庄、高山的样貌,实在无法等同起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产生截然不同的印象。


茶,只是一种饮品,而低矮的茶蓬能被奉捧得高高在上,就因它的圆润吗?檫树不仅是茶园守护人的报春使者,而且用途更广泛,但大众却漠然视之,只因她的耿直吗?


图片

富阳山区檫树花(朱啸尘 摄)


胡师傅喊话了,老汪,老伴打电话来,吃饭了——


此次安顶山之行,沿途而来,傍溪岸尚未开发的山野,檫木分布密集,长势良好,而山顶景区,却檫树稀少,难觅繁花,似乎稍有美中不足


与胡师傅道别之际,他却说,来年农历正月,我随时关注檫木花开的动静,打电话通知你,再陪你走走。


这太出乎人的意料,我使劲点头应承……随之,我心头一热,脱口而出,胡师傅,你若在山顶种上一片檫木林,那该多好啊。


“这,这……我一个人咋行?”“胡师傅,你是齐天大圣,一定会有办法的!”“哈哈哈哈,这个嘛,再说,再说,明年陪你一起走走,那是笃定算数……”


要实现这个“黄花梦”并非易事,或许就是个“春秋大梦”。


回头想来,胡师傅能陪同,并又邀约看明年的檫木花,这不正是已经向“黄花梦”迈出了第一步吗?


图片


有人说,第一个看到檫木花开的人,就是第一个看到春天的人但愿,我与胡师傅明年都是能第一个看到檫木花开的人。



在杭州

有檫树生长的茶园

佐证了茶树生长环境的优质性

作为龙井茶伴生树

花开的檫树唤醒满山的春茶


当前正是龙井茶开采日

这一树又一树的黄灿

迎来了满城茶香的春天

沿着十里琅珰龙井村

这条杭州徒步天花板路线

好好款待这一树的花开

和这满山的春色


你曾留意过茶园畔

这些笔直耸立

昂扬向上的檫树吗

欢迎评论区里聊聊


图片




《夜读》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


如果你喜欢夜阑挑灯、落笔添香,如果你恰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心得想与大家交流,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欢迎你成为“夜读”的分享人。


征稿邮箱:hangzhoufabu@qq.com。


来源/邮箱投稿

文字/汪善浩

编辑/焦秋利

责编/曹姣娜、谢俊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