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在狮山之春的芳菲里
玉兰花是别具一格的存在
其灿然于枝头
色泽清艳如莲
望之若云蒸霞蔚
宛如从诗笺中走出的仙子
带着学术殿堂中沉淀的书香
为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
添上一抹诗意的色彩
玉兰古称“木兰”,别称白玉兰、应春花、望春花、辛夷花、木笔花等, 原产于中国中部各省。目前,国际木兰协会登记在案的玉兰已经超过1000 个品种,我国绿化栽培的玉兰主要以白玉兰、紫玉兰和二乔玉兰为主 。校园里种植的,也主要为这三种玉兰。
玉兰之美,美在其独具一格的外形与香味,也美在其深刻的文化意蕴。玉兰的花期不过旬日,却在中国文人心中绽放了千年。
玉兰花先叶开放,花朵较大,根据品种的不同主要呈现出白、紫、白紫相间三种艳丽的颜色 。紫色的玉兰如云霞一样绚丽夺目,唐代李涉《木兰花》云:“碧落真人著紫衣,始堪相并木兰枝 。 今朝绕郭花看遍,尽是深村田舍儿。”唐人在花卉审美上偏重大而艳丽的花朵,于是紫玉兰便被诗人视作身着紫衣的神仙。白紫相间的呈现出“ 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的美丽色泽,白居易在《题令狐家木兰花》云:“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以此赞美玉兰花的颜色细腻均匀,内白外紫。
风姿绰约的白玉兰(易冬铭 摄 )白色的洁白澄澈,望之如雪似玉,明代文徵明《玉兰》诗云:“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直言白玉兰盛开时焕发出美玉般的光辉,就像无数素衣美人在雪花般轻盈起舞 。玉兰是落叶乔木,高可达 25 米,胸径 1 米,枝广展形成宽阔的树冠;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直径10~16 厘米;未开时“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鋭,俨如笔头”,因而又叫木笔花 。玉兰的花苞除了像笔,文人还赋予它很多新奇的比喻。宋代陆文圭言其苞如春笋,开似白莲,其在《亭 下玉兰花开》云:“初如春笋露织妖,拆似式莲白羽摇”。 白居易还将其比作火焰和红莲,其在《题灵隐寺红辛夷 花戏酬光上人》云:“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臙脂染小莲花 。”木兰生于高山之上,兰花也长在深山幽谷,这两种花都有种幽深的香气,同时被赋予坚贞高洁的品质。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曰:“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明代张茂吴《玉兰》云:“千花红紫艳阳看,素质摇光独立难, 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徵兰。”
玉兰在我国的种植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屈原《离骚》有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九章》亦有“捣木兰以矫蕙兮,凿申椒以为粮”,史料记载中的玉兰,常作为优美的植物意象,与“ 经冬不枯”的宿莽、“岁寒不凋”的秋菊和味含芳香的申椒一起象征着诗人坚贞高洁的品格。在文人墨客眼中,玉兰还象征着文才,原因有二。其一,玉兰花含苞待放时“ 花苞有毛,尖长如笔,取象曰木笔”,代表着“ 文才”。其二,玉兰树高大挺拔,满树着花,是草木中较为杰出者,可用来指代杰出人才。玉兰花亦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是人们乐于相互赠予并表达真挚情意的花卉之一 。元稹《辛夷花(问韩员外)》云:“韩员外家好辛夷,开时乞取三两支 。折枝为赠君莫惜,纵君不折风亦吹。”诗人未能与韩员外一同赏花,于是请求对方折枝相送,以了心愿 。 千百年来,多情的玉兰花信守春信,年年盛开,就像捧出的一颗颗真心馈赠给喜欢它的人们。
此外,玉兰还象征荣华富贵。 五代以来,人们便利用谐音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合称 为“玉堂富贵”,成为绘画和玉饰的常见题材 。
玉兰枝叶茂盛常青,花朵素雅芳香,与海棠、牡丹、桂花、翠竹、芭蕉、梅花、兰花谐音为“玉堂富贵,竹报平安”,合称“庭园名花八品”,是古人最爱的园景植物之一,人们往往将这几种植物配置在一起,营造富贵平安的意象 。 其中,玉兰为八品之首,是宜于花园、庭院种植的观赏花木 。 除了私家园林之外,古代的皇家宫殿、王府大宅、寺庙等处也广植玉兰 。

驻足品赏(黄誉 摄)
在现代,玉兰亦是城市街道绿化的优良树种 。如北京的长安街号称京城玉兰第一街,即以玉兰列植于街道,每当春天,白色的玉兰花纷纷盛放,与蓝天、白云、红墙、黄瓦组成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引来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上海、江苏连云港、广东东莞、江西新余等市还以玉兰为市花,并在公园、小区的街道上广植玉兰,形成美丽街景。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玉兰:“性温,香滑。消痰,益肺和气,蜜渍尤良”。玉兰以干燥的花蕾入药,名曰“辛夷”,是一味祛风通窍的好药。除了入药,玉兰花也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群芳谱》中有云:“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民间常用玉兰花泡茶,也可用花瓣制成玉兰饼、用油煎食,还可用白糖腌制成玉兰糖,作甜食馅或蒸糕的配料。玉兰花期不过十日,但总能给世人留下无法忘怀的灿烂回忆。伫立花下,看零落满地的玉兰,顷刻间,便懂了刹那芳华的真谛。
编辑 | 匡敏
审校 | 蒋朝常 徐行 晏华华 杨正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