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家渠——乌鲁木齐机场公路项目正式开复工,第六师交通路网建设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师市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内联外畅"的立体交通路网格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立体路网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五家渠——乌鲁木齐机场公路路基工程已完成90%,桥梁桩基进度达99%,预计今年9月底全线通车,届时五家渠市至地窝堡机场车程将缩短至30分钟,可有效促进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助力沿线商务、旅游等产业提档升级。
与此同时,106团——148团公路、红旗农场——江布拉克机场公路将于今年4月启动建设;G335改造提升项目已完成35家单位意见征询,用地预审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师市立体路网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
师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褚静表示:“这些项目将串联师市全域交通网络,激活资源流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兵地融合交通发展有序推进。今年2月17日召开的S21阿乌高速匝道收费站建设推进协调会成果显著,匝道收费站建设顺利推进,预计3月31日建成,实现S21阿乌高速与乌鲁木齐西绕城高速互联互通。
该项目将实现五家渠与乌鲁木齐西绕城高速的联通,打通两地交通“大动脉”,畅通了城市“微循环”。
“同步推进S21阿乌高速南延段、五家渠——乌鲁木齐机场公路至T4航站楼段建设,开展准东——五家渠——昌吉公路路线调研,积极谋划打通准东至五家渠的能源大通道,为区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褚静介绍。
师市树牢“兵地一盘棋”思想,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推动区域交通整体发展和储备项目建设上强化兵地协同,共同提升兵地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将联合乌鲁木齐市、昌吉州执法大队、公安交警、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整治车辆尾气排放超标、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绘制兵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张图’,形成兵地交通‘一张网’,共享项目清单,确保储备项目顺利实施。”师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阮重阳表示。
“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师市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公路建设养护资金1.79亿元,建设农村公路53.26公里,养护公路1321.147公里,农村公路“毛细血管”进一步疏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各团场积极落实“百连示范工程”创建工作,主动向上争资跑项,2024年额外向兵团交通运输局申请资金1570万元,拟改建6个示范连队农村公路及内部道路31.2公里。这些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职工群众的出行条件,更为农产品走出团镇和外界资源的流入搭建了桥梁,助力团镇连队产业蓬勃发展。
交通建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师市持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客运服务结构,推动出租车巡网一体化,探索网约车运行机制,加大客运站“一站多能”“一网多用”综合开发。推动货运降本增效,提升综合性网络货运平台服务能力,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切实提升居民出行体验,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025师市交通蓝图宏伟壮阔
今年,师市交通运输局科学严谨做好项目规划工作,围绕“南畅、北拓、东引、西联”定位,编制“十五五”交通规划,进一步完善师市的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交通承载能力。
向南:加快推进五家渠——乌鲁木齐机场公路建设项目,提前启动北京路北延——五家渠青湖路前期准备工作,积极配合乌鲁木齐交通部门协同推进S21阿乌高速南延、五家渠——乌鲁木齐机场公路至T4航站楼段项目,强化乌五两地同城化通道能力。
向北:提前启动S231准东——五家渠——昌吉一级公路论证。
向东:优化乌拉斯台口岸园区路网,积极推进乌拉斯台口岸——G331公路项目,G679北塔山牧场场部——乌拉斯台口岸公路升级改造。
向西:加快实施G335道路(乌鲁木齐甘泉堡——五家渠——新湖农场段)提升改造,贯通五家渠、昌吉、石河子之间大容量、快速化的运输通道,扎实推进新湖农场——玛纳斯县公路、芳草湖农场——呼图壁县公路等项目的建设。
“通过构建六师大交通格局,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促进产业集聚、方便群众出行,推动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阮重阳说。
注明来源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