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将在高原上“多点开花”!水肥一体化真正实现节水降本增效

今天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水是农业的“命脉”,肥是作物的“粮食”。眼下,随着气温回升,青藏高原上的春耕工作陆续展开。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当地正在铺设“水肥一体化”管网。“水肥一体化”的应用在有效节约用水量的同时,还能实现水肥精准调控,助力增收。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记者来到了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的一处“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这片总面积约700亩的田地上,已经开启了马铃薯的春耕播种工作。记者身后,一台台农用拖拉机穿梭田间,一派繁忙景象。从空中俯瞰,一块块田地齐整有序,一条河流在田地旁蜿蜒而过,这是黄河上游的一处支流湟水河,也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河”。

图片

记者所来到的这片田地所用的灌溉水一直是从湟水河中汲取上来的。但自去年以来,这里农业用水的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通过铺设水肥一体化管网,农业用水实现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节水量超65%,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图片

水肥一体化是通过将水分与养分科学配比,并借助压力管道系统或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直接将水分与溶解于水中的肥料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系周围,实现水分和养分的同步供给与高效吸收。

图片

水肥一体化管网是如何铺设的呢?这台搭载北斗导航技术的拖拉机将给你答案。在它的尾部,配置了一个智能挂载设备,它能在农机播种马铃薯种薯的同时,开沟埋管,将水肥一体化管网精准铺设在播种沟侧。这种“播种即建灌”的作业模式,使以往需要分4次完成的整地、覆膜、播种、铺管工序压缩为一次性精准作业,大大提升作业效率。

图片

地上的覆盖膜就是铺设好的“水肥一体化管网”。在这一根黑色管道上面,每隔25厘米左右就会有一颗油菜籽大小的孔眼,通过滴灌的方式,它直接将水和肥料精准地输送到作物根系周围。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土壤结构的改善

图片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高寒干旱,这里的土壤也都是质地干旱松散的黄土。以前的大水漫灌会让大量的水渗到地下,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随着地下水蒸发,地下的盐分又会被带到地表,引发盐碱化。而滴灌的方式大大减少了土壤盐碱化、板结等问题,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图片

据计算,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让1亩地的灌溉用水从20立方米降低到7立方米;让1次灌溉用水的成本从50元左右降低到15元;同时,一亩地施肥量也从60千克降到30千克;亩增产提升了10%~20%,真正实现了节水、本、增效

图片

今年,预计整个乐都区将有2200多亩地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这也为青海全省大面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下一步,青海也将加大普及应用的力度,让水肥一体化在高原上“多点开花”,助力高原农业增产增收。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