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的很累
有种八十岁老人
挑了六十担水
顶着大太阳
去村头浇菜苗
发现浇的是
别人家的地的无力感
你是否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焦虑,却忽视这些情绪,继续埋头苦干?
你是否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却压抑自己的感受,假装一切正常?
情绪是人类体验的一部分,无论是快乐、悲伤、愤怒还是焦虑,都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然而,很多人习惯于通过回避或压抑来处理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这种方式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积累,甚至引发身体疾病。因此,学会识别和应对情绪,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情绪管理,探讨如何更健康地应对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识别情绪。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以下是几种识别情绪的方法:
感到情绪波动时,试着问自己“我现在感受到的是什么情绪?”是愤怒、焦虑、还是悲伤?给情绪命名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情绪的来源。
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有助于发现情绪的触发因素和周期性规律。比如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某些特定情境下更容易感到焦虑。
情绪往往通过身体反应表现出来。比如焦虑时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愤怒时可能会感到肌肉紧张。通过观察这些身体信号,可以更好地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
情绪通常与我们对当下情境的理解有关。负面的想法往往会引发不适的情绪反应。通过识别这些想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情绪的来源,并有机会改变情绪反应。
识别情绪后,下一步是有效地应对情绪。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绪应对策略:
感到焦虑或紧张时,尝试做几组深呼吸练习。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体,缓解紧张情绪。
运动是释放压力的好方法。通过运动可以释放多余的压力荷尔蒙,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从而改善情绪。
与信任的人倾诉感受,有助于在安全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心理支持和情绪的抚慰。
在情绪管理的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注意:
否定或压抑情绪可能会导致情绪的长期积压,最终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放纵情绪,可能会导致情绪失控,失去理性的判断。
通过麻痹感受或逃避情绪,只能获得暂时的效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情绪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和调整。通过识别情绪、有效应对情绪,并避免常见的情绪管理误区,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
如果觉得情绪管理仍然是个挑战,不妨从每天记录情绪日志开始,逐步培养对情绪的敏感度。记住,情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学会与之共处,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龙鲸
天津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门诊主任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本期专家:天津市安定医院 龙鲸
编辑:赵金玥
校对: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