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4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日入10亿元!小米靠啥业务撑起“史上最强财报”?

编者按:
最近,小米公布了2024年财报,被雷军赞为“史上最强年报”。
总收入3659.06亿,相当于每天入账超10亿!
汽车业务还在亏损的小米,是怎么实现这么好的业绩的?
推荐你看这篇文章,看看小米靠哪些业务赚到了钱。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3月18日,在话题#小米su吸#登上热搜,网友围绕“小米会不会生产卫生巾”进行大讨论时,雷军又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小米集团2024全年业绩报告。
风头正盛的雷军,毫不谦虚地称之为“史上最强年报”。
图片  图源:微博@雷军
“雷布斯”确实不需要谦虚。财报显示,小米集团2024年营收为3659.06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41.3%,这两个维度的业绩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图片 图源:@小米公司
喜人的财报,也拉动了小米的股价。截至3月18日收盘,小米集团报收57.65港元,涨幅为3.32%,总市值达到14477亿港元。
手机和汽车全面开花,业绩和股价齐齐攀升,作为小米集团的创始人,雷军又迎来了事业巅峰时刻。
但雷军可能想不到,今天早上上网冲浪会两眼一黑,因为热搜榜赫然出现的词条是#小米汽车单台平均亏损4.5万元#。

图片

一辆小米汽车亏损4.5万?

在企业公布财报后,媒体计算一辆车平均赚了还是亏了,属于从“蔚小理”时代传下来的“传统艺能”了。诸如#蔚来卖一辆车亏损超10万#、#卖一辆理想汽车亏损2.3万#、#小鹏每卖一辆车平均亏超8万#等话题,都曾出现过。
所以,小米集团财报一公布,有人就开始算账了。
据财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321亿元。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18.5%,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62亿元。
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米汽车共交付了136,854辆小米SU7系列汽车,智能电动汽车的ASP(平均销售价格)为每辆234,479元。
图片  图源:@小米公司
一个简单的除法后,结论就是每卖一台小米汽车,平均亏损4.53万元。
辛辛苦苦两三年,一翻账本不赚钱。
如果是几年前的“蔚小理”,网友大多会冷嘲热讽,大呼“不买,它就不会亏了”,但面对亏损的小米汽车,大众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不少人认为是前期投入分摊了利润,属实正常现象。
图片
这显然是更加理智的分析。
作为小米集团的第一款车,小米SU7需要巨额的技术研发费用,雷军还自建了小米汽车工厂,这些都是长线发展才可能回本的投入,短期的亏损,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从单个季度的业绩来看,小米汽车的亏损已经在不断缩窄。
财报显示,2024年2-4季度,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8亿元、15亿元、7亿元,而卖一台小米汽车的平均亏损分别为6万元、3.77万元、2.15万元,从3季度起,已经低于全年平均水平。
再加上期内毛利率从14.7%上升到了20.4%,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不出意外的话,小米智能汽车业务在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扭亏为盈。
而雷军也在微博透露,3月18日,小米汽车完成了第20万辆交付,随着产能的提升,2025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比2024年的交付量翻了一番还要多。
图片  图源:微博@雷军

图片

正式迈向“高端化”

在汽车业务全年亏损62亿的情况下,小米集团还能交出一份“史上最强年报”,侧面也证明了,小米手机依旧很能打。
一方面,是销量很能打。根据财报,2024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实现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21.8%。小米智能手机全年在全球出货量为1.69亿台,同比增长15.7%。
图片  图源:@小米公司
而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13.8%,连续18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并成为2024年全球前三厂商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
另一方面,是质量很能打。这是小米高端化战略的外在表现。
2024年,是小米提出“高端化战略”的第四年,也是提出“全面对标苹果”的第二年,在产品ASP上,有了突出体现。
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智能手机ASP为1138.2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2%。
尤其是小米15系列在第四季度发布后,期内智能手机的ASP达到1202.4元,创下小米有史以来的最高点。随着小米15 Ultra的上市,相信2025年的财报中,这一数据会进一步提升。
图片  图源:@小米手机
而小米高端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在3月18日的小米财报电话会上,卢伟冰就表示,4000元—6000元手机只是高端产品的入门,未来6000元—8000元、8000元—10000元以及10000元以上的超高端产品,小米也要去做。
高端手机对小米集团业绩的助力是显而易见的。
就是在小米15系列上市的2024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首次实现单季度营收破千亿元,达到了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
此外,小米财报中还有一个千亿级数字值得关注,那就是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在2024年首次突破千亿元规模,全年收入达1041亿元,同比增长30.0%,毛利率达到20.3%,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图片  图源:@小米公司
其中,智能大家电如空调、冰箱与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50%;冰箱产品出货量超27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30%;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19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45%。
对此,有网友调侃,董明珠再不努力,就要被小米淘汰了。

图片

“雷军效应”最大化

不怪网友用雷军拉踩董明珠,毕竟,从2013年那场“10亿赌局”开始,这两个名字只要一起出现,就能引爆话题热度。
尤其是近两年,小米在家电领域的布局深入,小米空调销量不断攀升。奥维云网2024年空调线上市占数据显示,小米的销售金额市占率跻身前三,仅次于美的和格力。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而曾经赢了10亿赌局的董明珠,显得越来越不淡定了。
2024年末,在新浪财经的一档节目中,董明珠再次提及“10亿赌约”,并在节目中质问雷军,“你给股民分了多少钱,拿了股民那么多钱,用完了,钱到哪去了?股民回报是什么?”
前段时间,董明珠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谈及人才相关话题时表示,挖人是小偷行为,“你去把别人挖来,轻而易举就把别人搞走,你有没有想过你的道德在哪里。”此言被网友认为是在内涵雷军。
我们无意从道德层面来评判两位知名企业家,但作为中国制造企业的两大领军人物,董明珠和雷军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有一点达成了统一,即注重强化个人IP在企业中的价值。
董明珠近期最炸裂的做法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专卖店更名工作,打造“董明珠健康家”品牌战略,目的是强调产品的智能化、专业化。
图片  图源:@格力电器
除了曾试用过1个月小米代言人,雷军并没有与小米品牌营销深度绑定,但毋庸置疑,在大众眼中,雷军是小米的灵魂人物,此次的“史上最强年报”,不少人认为雷军功不可没。
不过,从整个舆论风向来看,大众对这两位企业家IP的认可度截然相反。
“董明珠健康家”被吐槽“像卖保健品的”,董明珠此前推荐的玫瑰空调也被嘲“又土又丑”。而雷军呢,被网友当成了“企业家朋友”、“许愿池”,什么东西价格太贵,什么行业品质暴雷,都要叫雷军造一个。
一个鲜明的例子是,今年315卫生巾行业塌房,人们纷纷呼吁“小米卫生巾”,却很少有人寄希望于董明珠这位女性企业家。
图片

图片

企业家IP的一体两面

当然,我这里并非是要拉踩董明珠。
因为,在“董明珠健康家”遭遇网络口碑崩塌时,一个数据颇让人惊讶。董明珠健康家首都店开业6天,累计销售额达到了660万元,该门店线上销售额也超过了160万。
我更想表达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成功的企业家IP,或许可以帮助品牌提升国民知名度和产品销量,不至于被大众遗忘。
但弊端是,很可能让人们只见网红企业家,不见品牌的内在实力。
正如如今很多人依然诟病雷军是“营销家”,小米是一个“营销公司”,却忽略了,小米集团越来越好的业绩,是消费者真金白银用脚投票的结果。
3659亿元的全年营收,仅靠营销,是不可能实现的。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图片

今日互动话题:

你买过哪些小米产品?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三节课3天IP操盘实训营

三节课特别发起——【IP操盘3天实训】活动。

3天听课+作业+直播答疑,

“学+练+答”闭环强化你的实操能力

扫码立刻报名
👇👇👇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3月31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