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跨界融合构筑文旅新生态丨梧州市深化“文旅+百业”融合观察

图片

时下,走进梧州,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骑楼城的石板路上,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六堡茶园的青山绿水间,茶香四溢,游客们在这里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处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我市在文旅领域掀起强劲创新风潮,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前瞻性的举措,深化“文旅+百业”融合多元旅游业态,成功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城市全面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茶香四溢,文旅融合谱新篇

日前,在苍梧县的六堡镇,茶香缭绕,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沿着“探年趣·茶韵飘香之旅”旅游线路,或漫步于郁郁葱葱的茶园之间,或驻足于古色古香的茶坊之内,品味着六堡茶的醇厚与甘甜。这条集茶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精品线路,正是我市推进“茶叶+文化+旅游”跨界融合机制的生动写照。广州游客莫梓欣说:“这里的茶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让外地游客也能感受到梧州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片

3月16日,黑石六堡茶源博园已初具规模,游人在散步游玩。李鸿荣 摄

六堡茶因盛产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是广西著名的黑茶,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产制历史。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蓬勃发展的茶产业,促生了茶文旅“三产融合”的新兴业态,方兴未艾的茶旅游为我市茶文旅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通过推进‘茶叶+文化+旅游’跨界融合机制,不仅推动了六堡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助力了联农带农富农。”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于翠平说道,“我们依托六堡茶原产地及核心产区的优势,打造了一系列茶旅融合新业态,如‘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让茶园变景区,让茶农变导游,实现了以茶带旅、以旅兴茶、茶旅富民的目标。”

为了推动茶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我市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茶文化+康养+旅游”“制茶非遗+旅游”“茶事活动+旅游”等一批融合模式,凸显茶文旅融合带来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建成了黑石六堡茶源博园、六堡小镇、濡菲茶学院等,集制茶、仓储、交易、康养为主的茶文旅项目,创新开发禅茶文化体验与“茶船古道”情景再现等茶文旅产品,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持续举办梧州六堡茶文化节等活动,以六堡茶为主题开发的2条旅游线路入选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

甜蜜事业,业态共生拓新天

如果说六堡茶是梧州市的一张飘香名片,那么蜂产业则是推动梧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走进梧州市甜蜜家蜂业产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游客们正兴致勃勃地参观着花园式工厂,了解蜜蜂的养殖过程,品尝新鲜的蜂蜜。孩子们在科普讲座中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公司依托梧州本地特色养蜂资源,将蜂产业由小做大、由大做强。通过打造多业态旅游模式,如‘蜂业+休闲’游、‘蜂业+研学’游、‘蜂业+乡村’游等,不仅推动了蜂产业的发展,更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增收致富。”甜蜜家公司负责人黄忠连介绍道,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27个养蜂基地,联结2700多户蜂农,年采收蜂产品3400多吨,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为了推动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我市依托甜蜜家生态蜂业园等资源,推出了多种旅游模式,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提高了游客对蜂业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市委、市政府引导下,我市的蜂业企业也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创新“蜂业+”融合模式,成功将蜂业产业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除了蜂产业外,我市还积极推进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依托骑楼城等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岭南风情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六堡茶等特色资源,开发民宿、康养、研学等茶旅融合新业态……这些举措大大丰富了我市的文旅产品供给。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成功创建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3个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推介20条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打造27个融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元素的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当前,我市正聚力加快打造岭南历史文化名城,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近日,我市还出台了《2025年梧州市文体旅促消费方案》,将围绕“跟着节庆游梧州”“跟着非遗游梧州”“跟着赛事游梧州”“跟着演出游梧州”“跟着微短剧游梧州”五大主题开展一系列文体旅促消费活动。在具体工作措施上,我市聚焦做活场景、做精产品、做大营销、做优服务、做强保障,全力推进全市十大茶文旅项目建设,实施“景区焕新”“串珠成链”工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深化“文旅+百业”融合,以文旅力量助力梧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片

梧州发布

wuzhoufabu2015

梧州发布编辑部

编审:齐淑芳

编辑:钟笑莹

文字:甘沁雨

来源:梧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