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已超1000列

3月21日上午,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配件、化工产品等货物的X8489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一路向西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量超1000列,较2024年提前8天突破千列大关。

图片

 

图片

 

 运输组织优化  多项指标刷新纪录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开行势头强劲。特别是2月22日之后,西安国际港站日均装车屡创新高,日均装车量近千车,5次刷新日装车纪录,单日装车最高达1366车。3月7日,西安国际港站开行中欧班列26列,平均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发出或抵达,创西安国际港站单日开行中欧班列最高纪录,充分展现了运输组织优化的显著成效。

  

去年年底,西安国际港站集装箱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货场由原来的2束4线升级改造为3束6线,年处理集装箱可达600万TEU(标准箱),年货运量可达7500万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优势进一步凸显。

  

截至目前,西安国际港站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2.6万列的车站,已开通18条国际运输干线,“+西欧”线路已拓展至26条,实现了欧亚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构建起了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黄金通道”。


图片


 数智管控赋能  开行效能充分释放 



为提升中欧班列(西安)的运输效能,西安铁路局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能场站系统,该系统通过门禁采集汽车车号、箱号识别、视频监控数据、货物称重等信息,实现了与95306系统及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

  

在此基础上,西安铁路局物流中心为西安国际港站南北货场设计开发进出门小程序,为园区内15家路内外单位、百余名运输司机、1300余辆通勤车辆创建系统身份信息,为进出场站信息管理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支撑。同时,对西安国际港站货场内的5台正面吊、3台龙门吊加装管控平台采集系统,实现点对点精准掌控集装箱作业品类及作业节点;在园区内20余个重要作业区安装监控摄像头,实现作业视频统一调用。

  

此外,西安铁路局还将原有的货运管控平台与智能场站系统进行融合,打造以园区综控管理服务平台和生产一体化管理、综合服务智能化管理、堆场数字化管理三个子系统为构架的“1+3+N”智能化应用体系。项目建成后,西安国际港站将具备生产作业互控、装卸进度共享、全流程实时监控和突发事件及时处置等功能,中欧班列开行效能将进一步释放。  

 

图片

 

 满足运输需求  “量体裁衣”制定方案 



3月6日,西安国际港站物流园区联合功能型党支部在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召开专题会议。会上,13家成员单位讨论了近期中欧班列发运形势以及今年的相关政策,并提报了6件新产生的“结合部”问题研究讨论。

  

物流园区联合功能型党支部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通过这种会议形式累计解决了园区“结合部”问题21件。同时,联合功能型党支部持续开展中欧班列提效攻关,采取铁海验检合一、改进称重模式、优化作业流程、精准进站预约等改善措施,有效降低班列返程成本20%,班列集结分拨效率较以前提高了52.9%。

  

除了让园区内各单位更加融合,还要解决好客户货主的“痛点”。针对春节过后客户货物集中发运的实际,西安铁路局货运部、物流中心组建专班逐一对接货主企业,集中上门走访15场次,围绕36家中欧班列企业的产品种类及运输需求,“一企一案”制定客户档案,“量体裁衣”满足运输需求,确保货物快装快卸、高效运转。

  

近年来,西安铁路局不断加强与西安国际陆港集团多式联运公司等中欧班列平台公司的合作,运输货物种类不断丰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上升。越来越多来自华东、华南地区的货物选择在西安集结,搭乘中欧班列“出海”。

  

下一步,西安铁路局将不断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为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充足的运能保障。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梁璠 

图源:新华社

编辑:芝伊

审核:吴飞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