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通讯员 程振伟
最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郁金香人气很旺,杭城气温回暖,2万多株郁金香盛放,随手一拍就是春日大片。(潮新闻此前报道)
很多网友都说这是“杭电太子湾”、“太子湾分湾”,一位杭电老师告诉记者:“我的很多朋友周末都要来学校里看郁金香。”
“杭电太子湾”人气很旺 记者邱伊娜摄
精心栽种布置的郁金香景观被这么多人喜欢,杭电后勤服务中心的老师们特别高兴,这是杭电第二年种郁金香,未来还要更加出色!
为此,他们甚至连夜报名了西湖景区推出的郁金香大师讲堂,在真·太子湾好好取了取经。
名额只有15人
杭电后勤部老师连夜抢
2023年底,杭电校园里种下了8000株郁金香,以红色、黄色为主,开花后吸引了很多师生打卡。去年12月,学校沿着校园水系岸边种下约24000株郁金香种球,不仅增加了数量,还丰富了品种和颜色。
今年3月,正是郁金香盛放的季节,来杭电打卡郁金香的师生和游客比去年更多了,他们纷纷点赞,“不是太子湾去不起,杭电太子湾更有性价比!”
杭电校园里盛放的郁金香 记者邱伊娜摄
“情绪价值拉满了!”杭电后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部主任王术海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既然被大家称为“太子湾分湾”,学校得做得更好。
周一傍晚,王术海看到杭州植物园推送了一条大师讲堂报名,西湖景区郁金香种植养护技能工作室负责人将带着报名学生去太子湾现场,教大家怎么种植和养护郁金香。
但名额只有15个,要靠抢。
王术海立刻把报名通知转发到工作群,艾特了绿化服务组主管徐加:“加哥,你报名试试看。”
学种郁金香的名额,“分湾”势在必得。 受访者供图
名额势在必得,他还加了一句:“不行的话明天再打个电话,说明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绿化负责人,我们也在种植郁金香,特别想学习。”
晚上8点44分,徐加发送了报名短信。好在时间早,后来成功报上了。
于是,在杭电师生正为“太子湾分湾”越来越盛的郁金香驻足观赏时,徐加已踏上了去真·太子湾的“取经路”。
杭电校园里盛放的郁金香 记者邱伊娜摄
“分湾”负责人到了太子湾
学到的干货还真不少
周三下午两点左右,徐加来到太子湾,“到了现场才发现,其他同学都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都是种郁金香的业余爱好者,年轻人只有我一个。”
太阳很大,天气很热,他们跟着开课的两位主讲人一路看一路听。徐加遇到稀有的品种就拍下来,老师讲养护细节时还做了笔记,实时发在工作群里,把学到的干货和同事们共享,好几次差点跟不上大部队。
现场的种植养护知识展板,徐加都拍了下来实时共享到工作群。 受访者供图
“和太子湾40多万株郁金香比,我们‘分湾’是‘小巫见大巫’,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特别漂亮。”徐加本是园林专业毕业,已在杭电工作11年,有相关的绿化养护知识储备,但具体到种郁金香的细分领域,这两年都是摸索着来。
那天他热出一身汗,但收获满满。比如给郁金香种球杀菌,杭电用的是常规杀菌药,太子湾则有专用型;开花后要施肥,也可以用专用肥料。
“现场还有提问环节,我请教了关于品种选择的问题。”课堂结束后,徐加还加上了老师的微信,要来了一份杭州市地方标准《郁金香露地应用栽培技术规程》,用来学习参照。
“我还问老师,是否能在今年10月份太子湾规划种花时去现场参观,学习种植前期整体流程,这样就能把杭电的郁金香种得更好。”他说。
今天,王术海还给记者发来几张照片,拍的是浙江师范大学校园里的郁金香花园,趁周末,他和后勤的老师们到金华交流学习,“浙师大还有25亩油菜花田,特别壮观!”。
王术海今天在浙师大“取经” 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要把种“校花”卷上天
因为种花如育人
种郁金香这件事,杭电是花了心思的。
今年2万多株郁金香是学生亲手栽种,结合了劳动教育,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拥有了自己和“校花”之间的独家记忆。
“我们把劳动课搬到花田里,让同学们在打造校园‘金名片’的过程中,既学会了花卉种植的技术活,更读懂了‘耕耘才有绽放’的人生课。”校后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劲峰说。
在造景上,花丛特意随着水系排布,其间栽水仙点缀,配合水边叠石、小桥,春意如映着鲜花的春水般流淌。
杭电校园的郁金香景观 记者邱伊娜摄
水中的郁金香倒影 记者邱伊娜摄
徐加说,郁金香种下后要保持水分,年关前后杭州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下雨,工作人员每天都得去浇水。因为分布地点多,浇一次水要花上半天时间。
他们每天观察郁金香的情况,等到花苞出现,浇水的动作需要变得更轻柔,要用更细的浇水管。
“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让他们看到美丽的郁金香后缓解压力,同时充满自豪地向家人朋友分享。”王术海说。
杭电校园里盛放的郁金香 记者邱伊娜摄
养花时细心呵护,长成后自豪欣慰,种花和育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杭电的郁金香,何尝不是一种“环境育人”。
这次去太子湾取经,徐加记下了更多美丽的郁金香品种,例如品相独特的“神秘长安”,颜色艳丽的“神秘火焰”等,“希望有机会,能在杭电校园培育给师生观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