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4

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吉利桂生悦怒批友商,刀刀见骨

图片


“有些车企,一年多前说智驾是骗局,现在东拼西凑,又说自己引领中国智驾”。

3月20号,在吉利汽车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突然发飙怒批友商。

桂生悦直言,有的车企很值得尊敬,他们以一种科学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智驾;有的车企则从一开始就讲自己遥遥领先。

他继续开喷——(有的车企)没有大模型,没有大数据,没有高算力,东拼西凑出一些智驾方案,用智驾为噱头去提高销量,拿消费者来当试验品,这样的事情吉利不干

“所有智驾必须建立在安全基础上”。

他还强调,安总(即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发布的千里浩瀚)的智驾体验是最好的,同时也可能是现在最安全的(智驾系统)。

“对于安全我只能用战战兢兢这个词,我们必须对自动驾驶具有敬畏感”,桂生悦说,安全是汽车的最高宗旨。

桂生悦这番犀利言论迅速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认为,他的矛头直指华为和比亚迪

这也表明,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智能驾驶(智驾)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而车企高管们一边加速技术落地,一边在舆论场上“互放狠话”。

图片

桂生悦这番“开炮”,从“遥遥领先”到“东拼西凑”,暗讽谁?

他虽未点名,但结合行业动态,很显然华为和比亚迪首当其冲。

这很吓人。

因为华为和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两个带头大哥。

华为通过ADS,树立了自己在智驾方面龙头老大的位置。

而比亚迪,更是全球第一新能源巨无霸。

2024年,比亚迪卖出了超过427万台新车,威震华夏。

但桂生悦既然提到了“遥遥领先”,那就跟华为有关联了。

毕竟“遥遥领先”跟余承东,已经牢牢绑定。

这就是他的人设。

因为过去这几年,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都是智驾领域的高调代言人。自2023年起,“遥遥领先”几乎成为华为智驾的代名词。

当然,他现在已经不再说这四个字。

不过他又创造了“断层领先”“强得飞起”等新口号。

另外一个潜在的靶子,就是比亚迪。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确曾公开炮轰“无人驾驶是扯淡,是资本裹挟的皇帝的新装”。

但王传福也特意强调,“无人驾驶与智驾是两码事”。

在他看来,在法规和技术成熟度不足时谈无人驾驶是“危险动作”。

从王传福的表态来看,他并没有抨击过智驾是骗局。

所以今年2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并宣布“智驾平权”,很难说就跟之前老王对无人驾驶的判断并不矛盾。

图片

对于吉利而言,手里当然还有很多牌。

比如安全牌。

桂生悦强调,智驾必须基于“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反对“东拼西凑拿消费者当试验品”。

基于此,吉利发布的“千里浩瀚”智驾方案分为五个层级,以确保安全。

但实话实说,安全是个很泛化的概念。

要不然,为什么要搞出一个“车规级”的规定?

只不过很多时候,政策往往落后于创新,导致监管不太能跟上。

现在有关智驾的争议,大多数也在于此。

另外,吉利认为,燃油车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筹码。

桂生悦预言:“两三年后,有燃油车的公司可能比纯电车企更值钱。”

“中国一定会做到油电平权,资本市场对汽车公司的估值方法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很有意思,也直接挑战了比亚迪、小米等新能源玩家的战略根基。

目前从纯车企的角度而言,比亚迪市值在中国车企中位列第一,市值大约是1.2万亿港币(截至3月21日收盘)。

同一时间,吉利市值则是1733亿港币。

这个差距相当大。

如果把小米排进来,那么小米将是市值最高的中国车企(约为1.4万亿港币)。

众所周知,比亚迪几年前就停产了燃油车。

而小米,到目前为止更是连混动车都没有。

桂生悦判断当油电平权时,车企的估值可能会有变化,或许有一定道理。

但“油电平权”本身也只是一个假设而已。

兄弟们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搞油电不同权?

这个理由还需要费尽脑细胞吗?

图片

可以想象的是,只要中国智能汽车市场未到终局,这种口水战就不会停止。

桂生悦的“狂批”,实际上是这场竞争走向白热化的一个缩影。

这也不难理解。

毕竟这场口水战的背后,涉及到车企对智驾话语权的争夺。

华为凭借“技术+生态”优势,试图定义行业标准。

比亚迪以“性价比”推动智驾普及,但实话说的确被质疑了,不过问题不大,毕竟体量在那儿呢,谁都没法忽视。

现在的吉利,则试图以“安全”和“燃油车护城河”建立差异化认知。

但消费者最终会为谁买单?

这才是决定在这场既分高下、也决生死的生死竞速中,区分出谁在裸泳的关键。

从目前情况看,华为优势明显。

总之这很有趣。

因为只有在中国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才有可能在全球市场打出名堂。

所以2025年的智驾战场,既是技术的较量,也是话语权的厮杀。

当然,这里面也不乏理性因素。

吉利桂生悦罕见“开炮”背后,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实也折射出行业对泡沫的警惕。

说到最后,吉利是老将,有资格纠正行业乱象,其中包括对造车菜鸟的鞭策。

正如桂生悦所言:“不赚钱的车企必定淘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3月31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