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步
最近韩娱持续地震。
上周金秀贤爆出巨大丑闻后各种热议不断,疑似与未成年时期的女星金赛纶交往、甚至因催债间接导致对方自杀等各种击穿底线的恶劣事件相继爆出,金秀贤在舆论场上一夜之间跌至谷底。一周后的现在,金秀贤方开始“反击”,称将起诉爆料的油管频道横竖研究所和金赛纶的遗属,同时还宣布“准备道歉”,但舆论并未反转,公众对金秀贤的信任也未被挽回。
作为在中韩乃至整个亚洲都极具影响力的一代韩国男神代表,金秀贤的这次塌房引发的公众炸锅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他曾经的形象有多完美,如今反噬就有多凶猛。而在金秀贤被爆出丑闻到今日回应的这段时间,他曾经的老板、初代韩国男神裴勇俊也被爆出使用特权间接导致婴儿离世,柳演锡、李准基等知名韩国男星被爆出偷税,涉毒被判刑的影帝刘亚仁携新作完好复出又引众怒,让本来就够乱的韩娱乱上添乱。
塌房的韩国男星太多,以至于没塌的似乎也被贴上了“待塌”标签,被影视剧赋予无限梦幻滤镜的他们正在被重新审视,韩娱造星体系之下的种种黑暗现实也再次被暴露到台前。
韩国男神们,越来越不行了。
撕下韩娱遮羞布
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韩娱背后那些暗黑的故事传不到内娱,人们看到的只有荧屏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但这几年韩娱层出不穷的各种吸毒、霸凌、性丑闻等黑料也早就顺着网线在内娱广为流传,屡屡爆出的韩国明星自杀,一次次掀起内娱对韩国娱乐圈体系的讨论,韩国高度发达的造星工业背后遍布暗疮这一整体事实被越来越多国人认知,很难再像以前一样把他们完全捧在神坛上。
网络发展填平了太多信息差,对韩流的集体祛魅在网络时代到来时已经开始。
除了频繁塌房本身之外,韩娱塌房之后的不痛不痒也令网友震怒。刘亚仁涉毒入狱依旧能复出,参演作品不受影响,享受着他的忠武路特权。横竖研究所爆料次日金秀贤准时录制权志龙综艺《Good Day》,节目组并未让其下车,新剧《山寨人生》的拍摄也未受影响。
两部作品背后都有迪士尼参与,直到大量网友发邮件给迪士尼总部抵制金秀贤。舆论持续发酵的压力之下,迪士尼才宣布原定于四月公开的金秀贤新剧拍摄中断,之前韩国媒体频频为金秀贤发声,也是在近日才转向了金赛纶。
相比韩娱对劣迹艺人的迟钝宽容,内娱对劣迹艺人的处理反应更快也更严厉,第一时间对劣迹艺人的账号封禁、作品下架等等往往是必备操作,私生活混乱的艺人在内娱被扒出来都有被封杀危机,触碰法律红线的更是罪上加罪,适应了内娱生态的中国追星族很难容忍韩娱的无底线纵容。
另一方面,虽然韩娱圈的艺人们都在承受着整个娱乐工业体系的压迫,但女艺人受到的伤害更深,自杀者中女艺人占多数,而金秀贤等顶级男艺人甚至变成了压迫女艺人的一环。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当下,这样的性别叙事更容易让追星女孩们对所谓的男神们下头。
韩剧造神能力下降
当年《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你》)红遍亚洲,也是韩剧在中国最后一次大爆,一举奠定了金秀贤在我国的人气基础。
其实单眼皮偏圆脸的金秀贤并不符合中国人对帅哥的传统认知,在全智贤身边不显个儿的他,离标准的长腿欧巴也差了点。但都敏俊人设是400岁+的老外星人、学富五车的教授,金秀贤的幼态长相、少年气质和人设碰撞出极致的反差感,再叠上深情和强大的buff,各种唯美浪漫的心动桥段和镜头,魅力便被无限放大,硬是征服了一大批喜欢浓眉大眼的中国观众。
此后《鬼怪》《太阳的后裔》等也在国内掀起广泛讨论,但剥离角色滤镜,孔刘和宋仲基也同样很难说帅到惊为天人。他们是一种复合型氛围感帅哥,魅力释放要依靠鬼斧神工的韩国编剧和导演。
韩剧太擅长营造爱情氛围,男主的人设打造得极度完美,剧情和镜头又丝滑,观众们当然一头扎进爱情陷阱,捧出了一个又一个韩国男神。
《星你》已经把男主人设苏到了极致,后面的剧集很难超越。再往后随着限韩令等的推行,韩剧在国内变得愈发小众,虽然还是时不时冒出一些大热剧集,但始终无法重现当年的现象级爆剧效应。韩剧男主们的知名度越来越低,新生代男星们和金秀贤的影响力比起来还是差太多。
在失去了中国市场后,韩剧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奈飞入主韩剧后产出了《鱿鱼游戏》等大爆款,但题材非爱情相关,男主不走美型路线,话题更多集中在剧情和演技上。《鱿鱼游戏》里李政宰甚至还要扮丑来呈现角色的落魄潦倒,角色无法给演员赋予太多的男神光环。
创作转型让韩剧爱情叙事的比例减少,也不再批量生产能令观众疯狂上头的完美男神。以前的韩剧换着花样给观众呈现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赋予男主们各种各样的滤镜,好让他们和女主谈一场绝世恋爱,但现在的韩剧题材更为多元。
仅看这个月在国内火爆的三部韩剧:《善意的竞争》是gl+校园悬疑,《流氓读书会》是校园热血打架故事,《苦尽柑来遇见你》重心是讲述三代女性的共同托举……几部剧要么干脆没有男主,要么对男主爱情线的着墨很稀少。
多年来韩剧男主们依仗着观众们的爱情滤镜一次次封神,但当韩剧不再看重言情,也无法在言情上做出新突破,而观众们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沉迷爱情叙事,男神走向没落也就板上钉钉。
内娱造星饱和
韩剧和韩星存在感变薄弱的这些年,内娱的造星体系渐趋成熟。
通过借鉴日韩娱乐产业体系,再加上庞大的国内市场,内娱迅速摸索出了自己的造星逻辑,最初的顶流鹿晗等仍然是借了韩流归国的东风,但杨洋这样的本土流量也在崛起,还有三小只等养成系逐渐成长,各种选秀男团乱花渐欲迷人眼,耽改和古偶不断捧人,吃尽了粉丝经济的红利。
哪怕其后耽改禁播、选秀叫停,平台降本增效,大项目锐减,但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们又趁机崛起,分走了一大部分注意力;即使网红们也塌遍全网,层出不穷的短剧艺人们又展现出了攀升成流量的潜质。国内新星们层出不穷,内娱粉圈生态又越发成熟,衍生不少新玩法榨干粉丝们的注意力和荷包。
另一方面,如今内娱的追星族数量也在逐渐减少。见证了流量艺人们崛起的那批最早的追星群体已经长大,国家也不断推出政策呼吁理性追星,粉圈不复当年的狂热,而新一代网络原住民们有更多可以消遣的方式,面向影视综等传统娱乐行业的注意力在不断下降,能分给韩流的羹就更少了。
韩国男神在内娱,也只剩没落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