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8

评论

5

2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逆势增长 黄山市发布2024人口变动抽查主要数据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79字,阅读需5分钟

1.安徽省统计局公布《2024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黄山市常住人口实现逆势增长。

2.2024年末,黄山市常住人口131.7万人,比2023年的131.6万人增加0.1万人,增长0.08%。

3.其中,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区实现3000人的顺增长,徽州区常住人口也有所增长。

4.产业生态的向新蝶变和文旅产业的发展是黄山市常住人口回流净增长的主要原因。

5.此外,黄山市总人口文盲率为3.68%,比2023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统计局公布《2024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其中,黄山市常住人口逆势实现净增长。3月21日,黄山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黄山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大皖新闻记者比对发现,相比2023年,不仅黄山全市常住人口逆势增长,屯溪区作为中心城区也实现了3000人的顺增长,徽州区常住人口也有所增长。

图片

图片

黄山市统计局的公报称,2024年全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依据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统计局指导下,由市统计局具体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市情市力调查。这次调查以2024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采取分层、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共调查登记人口4.2万余人。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调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200余名调查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顺利完成了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工作。

据公报,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1.7万人,比2023年的131.6万人,增加0.1万人,增长0.08%。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0.5万人,占总人口的61.1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1.2万人,占总人口的38.89%。同2023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0.88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6.8万人,占总人口的50.74%;女性为64.9万人,占总人口的49.2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98,与2023年103.15相比下降0.17。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7万人,占总人口的12.69%;15—64岁人口为89.5万人,占总人口的67.97%,其中15—59岁人口为79.1万人,占总人口的60.05%;60岁及以上人口为35.9万人,占总人口的27.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5万人,占总人口的19.34%。同2023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0.2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05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1年,与2023年相比上升0.17年。全市总人口文盲率为3.68%,比2023年下降0.15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5.19‰,死亡率9.20‰,自然增长率-4.01‰。

图片

资料图。

长期以来,一二线城市以其强大的虹吸能力,人口不断攀升,各地人才、人口争夺战不断升级,激励政策层出不穷,力度空前,黄山市这样的中小城市都普遍存在留人难、人外流的现实情况。因此,黄山市常住人口顺增长,来之不易,这一信息也引起很多关心黄山发展的人关注。

产业兴则人才聚,人才兴则产业强。黄山市人口回流净增长,首先得益于产业生态的向新蝶变。近年来,黄山市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逐渐取得成效,2024年以来,黄山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冲至全省第一方阵,多项重点工作全国有声、全省有位。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全省第5;规上利润总额增幅居全省第2。从产业集聚来看,目前已建成休宁县汽车零部件(制造)、歙县高端机械零部件、徽州区新型涂层材料和祁门县电子电器件四个特色产业集群;黄山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屯溪区工业母机、黄山区绿色食品、歙县纸基功能材料、黟县光电产业呈集聚发展之势。

大皖新闻记者在黄山高新区、歙县及徽州区、黄山区、祁门县等多地开发区探访发现,凡是企业发展得好的,都注重研发人才培养及使用,企业聚集了很多从外地引来的专业人才,比如屯阀、黄山瑞兴、富田精工等等。还有很多企业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员来黄山就业,比如云南、贵州等地的,这都是促进黄山市常住人口升级的因素。

图片

资料图

文旅是黄山的优势产业、首位产业、支柱产业。近年来,黄山市聚焦休闲度假、医疗康养、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全域旅游发展快速。目前,以旅游业为牵引的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5%,乡村旅游覆盖全市七成以上村庄,全市民宿3000多家,越来越多的新农人、青年艺术家、设计师、民宿主理人、数字游民等群体来黄山创新创业。文旅产业、文旅创意经济,都是吸纳大量外来人口人才及吸引本地人才回归的利器。

图片

资料图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编辑 崔恒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