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3月21日讯(记者 王晶)“现在基本听不到建筑工地传出来的噪声,晚上也不影响我们休息了。”3月21日,家住西宁市城东区夏都大街附近的陈女士说。近期,城东区生态环境局通过优化施工工序指导、强化夜间执法检查、畅通投诉响应机制等措施,持续解决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城东区生态环境局以“科学降噪、民生优先、施工保障”为原则,指导辖区建筑工地优化施工流程,构建“昼夜工序分流”管理模式,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明确工地将桩基作业、土方开挖、重型机械作业等高噪声工序调整至日间(6:00-22:00)集中开展,利用昼间环境背景声较高的天然降噪条件,减少声污染扩散。将材料整理、设备调试等低噪音作业限定夜间(22:00-次日6:00)开展,并采用隔音围挡、减震垫等降噪措施,控制噪声声级。
结合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创新工作机制和“环保110”24小时值班制度,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投诉-研判-执法-反馈”生态环境投诉案件快速处置机制。根据群众反映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现场核查建筑工地是否超范围、超时段、超噪声限值作业等。通过分片区布点噪声监测,分析监测数据,制定降噪措施,帮扶指导建筑工地防控噪声。同时,采取“日常检查+夜间突击抽查”的方式对群众反映强烈且反复投诉的案件加大巡查检查频次,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编辑:韩丽萍;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