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6

评论

12

3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娃近视了!OK镜和离焦镜,到底选哪个?”

橘子:随着开学,娃的用眼压力大大增加,娃的视力保卫战又提上了日程,大家都会想方设法的让孩子远离近视的威胁。


但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那咱们就得上点“硬核”手段,让近视的进展慢些再慢些...


最近我发现,社区里有一个问题讨论热度很高:娃近视了,选OK镜还是离焦镜?


图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不少有经验的朋友们分享自家的故事。我们发现在社区里,用OK镜和离焦镜的朋友还真不少,而且有的还用了好几年!


选OK镜的花友们,反馈效果挺好


我娃带OK镜带了六年了,视力还是每年下降一些。从2019年到现在2025年1月21日,度数涨了125度。从小一开始就娃自己带。白天不用带框架眼镜,踢足球打篮球更方便。但是成年后停戴OK镜,还是要戴眼镜。花友@小王子,娃16岁


我家最后选择了OK镜,倒不是考虑美观的问题,主要考虑矫正的效果。OK镜一开始摘戴都要家长陪,是有点麻烦,但是三个月后孩子就能自己搞了,习惯以后,白天可以自由活动,戴了三年左右,度数增加了50度,我是比较满意了。花友@大头驹,娃12岁


选离焦镜的花友们,看中方便好打理


我们选择的离焦镜,星趣控的离焦镜。身边同学OK镜/离焦镜的都有,防控效果都挺好。OK镜每天早晚摘戴的同时,还要清洗,定期用ab液,我觉得挺麻烦的,既然差不多效果还是离焦镜方便好打理花友@喵喵颜,娃11岁


离焦镜戴了一年半,度数没变,还有下降趋势。每天坚持佩戴,定期复查,感觉效果也是可以的。既然如此,就没必要换ok镜,毕竟离焦镜方便太多了花友@草莓宝宝,娃8岁


还有一部分花友,孩子刚刚近视,还在迷茫到底OK镜和离焦镜怎么选...


与其纠结,不如看看过来人怎么说。


所以,我们为大家找到了两个真实案例花友们的使用体验今天的分享将分为三个部分:


  • 11岁娃用了4年OK镜的故事,近视一共只涨了25度

  • 14岁娃戴了3年离焦镜的故事,近视也只涨了25度

  • 社区里有经验的花友们,怎么看OK镜和离焦镜的优缺点


希望这些宝贵的经验,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们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图片



第一个故事

11岁海淀娃近视了,

4年OK镜只涨25度 ...


下面的故事来自于花友@pastpass,她家娃今年11岁,6岁时被查出近视。到现在,他戴了4年多的OK镜,近视一共只涨了25度。妈妈说:“有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了。”


坐标北京海淀,儿子今年五年级,因为家里有高度近视基因,他6岁就近视了,目前坚持戴了四年半的OK镜。

在这四年里,因为没停戴过OK镜,所以度数测不出来。但是大夫估计娃的右边度数没变,左眼可能增加了25-50度。

从眼轴数据上看,更能说明问题:
  • 2021年1月,右眼眼轴24.35mm,左眼眼轴24.01mm
  • 2025年2月,右眼眼轴24.59mm,左眼眼轴24.57mm

算下来,娃的右眼眼轴平均年增长不超过0.1mm,左眼眼轴平均年增长不超过0.2mm,达到了预期目标。
图片
理论上眼轴长度每增加1毫米,眼睛度数会朝着近视的方向进展200-300度。

除了坚持每天睡觉时佩戴OK镜外,我们同时联合使用了低浓度阿托品。此外,拉远镜也给娃用上了,主要用来看视频课和写作业;娃每天户外时间也超过2小时,周中靠学校体育课和社团活动,周末我们会带娃去观鸟。

这些努力加起来,才达到了现在的防控效果,一切只为了让娃的近视发展慢一点,再慢一点。

图片

周末全家出动观鸟,既减压也放松眼睛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 OK 镜是个啥。


OK 镜,即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


一般适用于 8 岁以上、近视度数在 600 度以下、散光度数在 150 度以下的孩子。

晚上睡觉前戴上OK镜,第二天孩子不用戴任何眼镜也能获得比较清晰的裸眼视力,不影响白天的生活、学习和运动。


图片


儿子的视力下降很快,北京TOP眼科医生推荐了OK镜

我家娃非常不幸地遗传到了爷爷家的高度近视基因。爷爷的兄弟姐妹4个,全部高度近视,能拿残疾证的那种…

体现在孩子身上,就是近视早,而且一旦近视,视力下降速度异常迅猛。

娃从6周岁查出近视,直接就是75/125度,又很倒霉地碰上疫情,封控在家。而且我自己手术休养,没人盯着娃放松眼睛,等到暑期一检查,近视直接飙到了300/200度。

一下子把我都弄蒙了,要知道平时我们一直要求娃近处用眼20分钟、休息20分钟,竟然还搞成这样!

检查结果出来后,我立刻搜了北京几位配OK镜比较出名的眼科大夫,然后找到他们出诊的私立医院,开始看哪家能最快挂上号,最后去了王凯大夫出诊的新视野。

不得不说,私立医院的就诊体验甩出公立N条街。

首次配眼镜时,我们去的公立儿童医院,虽然挂了特需号,但是依然人山人海,做检查排大队不说,秩序也不好,让人非常烦躁;而新视野人流密度要小很多,而且来就诊的人和工作人员都显得很放松,整体气氛比较舒缓。

娃由工作人员带着去做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眼压、眼轴和角膜地形图,然后带着所有检查结果给王大夫看。

我们给医生讲了一下娃的情况,特别强调了高度近视基因这事,王大夫很干脆地说,既然来找他那也就是做好了戴OK镜的准备,而且看这个增速需要联合低浓度阿托品。

对于低浓度阿托品,当时我还是有些顾虑的。因为我查了资料,说有诱发青光眼的风险,而好巧不巧孩子奶奶有青光眼(我家这个真是buff叠满了),同时长期使用会不会有副作用,也是我担心的。

我把这些顾虑跟王大夫说了之后,他表示只要定期复查眼压,并且使用时严格遵守“按压泪管3分钟”的要求,减少全身吸收,应该问题不大。还是先用起来,拦住视力快速下降的势头。

我们最后达成一致,用OK镜和低浓度阿托品,这也算是应对近视的终极大招了。

图片
2022年5月26日,香港理工大学团队发表于顶级国际杂志《Contact Lens and Anterior Eye》的一项2年临床研究报告指出,0.01%阿托品和OK镜联合治疗,比单独使用OK镜相比,增效达到50%。两年实验数据对比:

  • OK镜联合阿托品测试组,平均眼轴增长为0.17mm

  • 单独使用OK镜测试组,平均眼轴增长为0.35mm


戴了四年OK镜,娃的眼轴增长确实变慢了

王大夫说娃的角膜曲率(角膜的弯曲程度)不低,对Ok镜效果表示乐观,在一众试戴片里为娃选定了菁视,因为它的参数最接近而且带散光度数。

选好试戴片后,由工作人员带我们去试戴室,由试戴员帮娃戴好镜片,等待十来分钟,然后再回去给大夫检查一下眼睛,根据试戴的状况再调整参数去定制最终的镜片。

我们运气比较好,第一次试戴的镜片就挺合适。旁边另一个试戴的小朋友,则一直在说眼睛不舒服,表现出极不配合的样子,父母还一直在批评他娇气。

结果等我们见完大夫回来摘镜,那个小朋友很安静地坐在那里,原来换了个牌子的镜片就好了……看来每个品牌的舒适度确实是有差异的,敏感体质的孩子挑选余地会小一点

到这里大夫的工作就完成了,我们和销售去谈价格,谈了个三副镜片的折扣套餐,分别是9折、7折和5折,算下来平均每副一万一

另外买了一年的洗护套餐,包括海露、新洁的清洁液和护理液还有AB液,每个季度来复查的时候领一份,省得自己去买。

冲洗镜片我们用的是纯净水,也有的医院建议用双氧水浸泡生理盐水冲洗,这个听大夫的就好。后来新洁停产,我就换成了培克能,清洁储存一体化,更省事。

图片
我们用到的洗护套装:海露、新洁的清洁液和护理液还有AB液

我们7月做完检查,等到9月才拿到镜片。取镜片的时候,还有人专门教怎么清洁摘戴,必须家长或者孩子成功摘戴一次才能走。

当时我压力山大,生怕卡在这一步,好在娃的配合度很高,我也够敢下狠手,第二次尝试就成功了。

因为第一次戴镜复查会比较频繁,要求戴镜第二天、第七天、三周、两个月去复查,所以我们选了在9月31日晚开始戴镜,头两次复查在十一假期期间,可以不用着急出门,安心慢慢摘戴,等一周后上学就比较熟练了不用占太多时间。

复查时要带镜片,会检查有没有划痕,而且戴镜一个月的复查会要求当场戴上镜片验光并给大夫检查。

之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夏天的时候大夫会要求两个月复查一次,因为夏季感染风险会增加。

所有的复查我都是约的普通医师,直到普通医师觉得该换镜片了,再去约王大夫定新镜片参数。

后面换了3副镜片了,前面套餐用完后又一次性买了两副。

一般来说,一副镜片有用一年半到两年。

我们第一副镜片只用了一年半还不到就换了,一方面是新手上路经验不足,清洗的时候太用力了,导致镜片上划痕比较多;另一方面这一年眼轴增长控制一般,左眼超过了0.2mm,所以果断决定换掉。

后面两幅镜片使用寿命就长了一些,差不多一年半换一次,娃的眼轴控制得还不错,虽说普通孩子可以拖到2年再换,但是我不敢,怕不及时调整参数压不住眼轴,被娃之前起飞式的眼轴增涨搞怕了。

图片
一般一年半到两年之间换一次镜片

顺便在这里提醒下朋友们:看眼轴数据时,同一台机器测出来的数据,比较有可比性。 

比如下面这个图,眼轴看起来增幅很乱:

图片

娃四年来的眼轴数据,非同一机器测量


把同一台机器测的数据提出来再看,一下子就变成了稳步提升……

图片

娃四年来的眼轴数据,同一机器测量


OK镜防控效果虽好,但是也有“缺点

考虑用OK镜的朋友们,一定要了解,OK镜只能延缓近视的增加,并不能治疗近视。它只是采用物理方式暂时改变角膜曲度,使眼睛成像暂时清晰。同时,夜间对眼球加压,对有些孩子来说可以延缓眼轴增速。


而且,白天不需要带任何框架眼镜,喜欢跑跳的娃会方便不少,也不耽误运动。这样一来,娃的户外运动不会受影响,间接也能延缓度数加深。

但是四年下来,在实际使用中OK镜还是有不少槽点的:

1. 控制效果真的因人而异,我们身边认识的人里,有戴了几年眼轴几乎没涨的,也有戴上一年还是好几十度增幅的,除了医生选择参数的经验差异外,个体差异真的差很多。

2. 对孩子体质还挺挑剔,过敏性体质不用说了,感染的风险太高。容易生病的也要慎重,一生病就需要停戴,经常停戴的话防控效果会受影响。

3. 有损伤角膜的风险。我家小牛血(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是一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是常备的,也用上过两次。

4. 这东西有点费妈。娃手笨,我不敢让他自己戴镜摘镜,弄碎镜片不光费钱,重新补片还得等,耽误娃的防控大事。所以娃戴OK镜这么久,我是一天懒觉没睡过,不论什么节假日,最晚7点40也得起床给他摘镜了。

我家娃的问题比较特殊,不光有高度近视基因,而且喜欢斜着眼睛看东西,戴离焦镜的话很容易散光,只能选择OK镜来防控。每个娃的情况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多听听医生的建议。

每次看到娃斜着眼看东西,或者盯着眼前的播放器发呆,我都想撂挑子:我这累死累活地是干啥呀!怎么都干不过娃不懂事、基因不给力,唉。

好了,该去给娃戴OK镜了,马上娃将进入青春期,迎来新的挑战,愿四年后我能再来汇报一切顺利。

图片
四年下来,我们积攒了厚厚一叠检查单,还有最初的那几张不知道被我收到哪里去了,每次都是提心吊胆地看结果。

第二个故事

11岁儿子近视了,

3年离焦镜只涨25度 ...


下面的故事来自于花友@vv.ye,她家娃今年14岁,11岁时发现近视,戴了3年离焦镜,近视只涨了25度,中间还经历过退轴。妈妈说:“立志要在18岁成年前,将近视控制在400度以内。”


暑假带娃例行检查视力,结果很不错。儿子戴了3年多离焦镜,身高长了30多厘米,近视只有一只眼睛涨了25度,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今天就好好回顾一下,娃3年多来戴离焦镜的情况吧,也希望能给各位花友们一些参考。


我家儿子,在11岁的时候发现了近视。当时正值五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学校体检后让去医院再查一下视力,检查结果是确实近视了...左眼75度、右眼0度。


说真的,当时还是挺难受的,觉得自己没有照看好孩子的视力。


虽然有遗憾,但是光懊悔也没用,最重要的是让娃的近视不要“越走越远”。在儿子查出近视后,我给娃和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


立志要在18岁成年前将近视控制在400度以内,换算一下就是7年里,左眼不能增长超过325度、右眼不能增长超过400度,平均下来每年要控制在大约50度以内。


既然已经近视了,那么立即重视起来,不要再让近视进一步加深,是我们当时能做的最好选择。


接下来就是朝着目标努力了。


我们带着娃去了的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儿科TOP3)看诊,医生在检查后推荐让孩子佩戴OK镜或离焦镜来防控近视。


面诊后,回家后我们第一时间开了个家庭会议来讨论,到底是选OK镜还是离焦镜?最后因为考虑孩子带OK镜太麻烦,决定还是用更方便的离焦镜。


决定给娃佩戴离焦镜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戴啥牌子了。当时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医生推荐戴新乐学,一位同仁医院的医生朋友也推荐了它,原因是新乐学出的早时间长,临床数据相对更多一些,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更有保障一些。听取了医生的专业意见后,我决定给娃戴新乐学。


图片

平时除了剧烈运动,娃都戴着离焦镜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离焦镜 是个啥。


离焦镜是一种框架眼镜,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使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或后方形成一个离焦区域,从而减少眼轴增长的刺激因素,达到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


医生建议每天佩戴时间要超过12个小时,娃每天除了睡觉以外最好都戴着,这样效果会更理想。

图片


11岁时儿子戴上了新乐学,视力出现了“退轴”


我们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因为考虑到后续要坚持定期复查,为了方便选了这个离家近一些的医院。


当时镜片有两种选择:3980元和4980两个价位,后者更耐磨一些,能坚持一年以上。我当时琢磨戴一年可能就会有度数调整,就给娃选了3980的镜片,最后加上镜框是4500元左右。


图片

新乐学镜片,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设计,由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并由豪雅(HOYA)公司生产


虽然做好了一年换镜片的准备,但是实际戴了两年娃的度数也没涨。儿子当时身高150cm左右,戴了新乐学离焦眼镜后,每天都坚持佩戴至少12个小时,不太剧烈的运动也都戴着。


我们家每半年一次定期检查视力,第一次查的时候我们还是挺提心吊胆的,跟面临考试似的紧张,就怕度数继续上涨,结果检查完发现度数没涨很是惊喜。


现在回头看,在佩戴第一副离焦镜的两年里,儿子甚至出现了“退轴”的现象,而且几次学校体检裸眼视力都5.0,比班里很多不戴眼镜的同学视力都好。


图片

戴离焦镜的第一年,儿子出现了“退轴”


当时儿子的身高174cm,说起来身高长了20cm,眼轴自然是要长不少的,结果没涨度数,说明前两年娃的近视防控做的很不错,全家人都非常开心。


图片

2023年时,儿子学校的体检数据


我们用下来感觉离焦镜还是挺省心的,基本不需要费事保养。每天睡觉前用流动水清洗干净,等它自然晾干,偶尔用配镜时给的清洗液冲洗就足够了。


两年后第一副离焦镜的镜片磨花了,实在没办法才重新配了一副新的离焦镜。


为啥镜片会磨花呢?说起来都怪儿子太粗心,有时候碰到需要摘眼镜的情况,就把离焦镜随手塞在裤兜里,但凡他能养成把眼镜装到镜盒里的习惯,说不定第二次配镜的钱就省下来了...


13岁时图省钱配了便宜镜框,结果娃度数增加了


这次我们专门跑到潘家园眼镜城,因为验光后度数没涨,直接带着医院的验光单去配的相同度数的镜片。


第二副离焦镜带镜框配下来一共2200元,跟医院比较确实便宜了不少。不过后面一年戴下来,我感觉这次的镜框差点儿意思,主要问题有两点:


1. 孩子戴着不舒服,不太愿意好好戴眼镜

2. 中途镜腿折断换了4次,质量堪忧...


我觉得这两点原因,可能也是孩子这一年近视防控效果不够好的一个原因。

因为在戴上第二副眼镜后,儿子的度数发生了变化。


当时正好儿子进入初二年级,因为之前的近视防控做得不错,儿子就开始膨胀了,加上第二副离焦镜戴着不舒服,儿子这一年都没好好戴眼镜,经常把眼镜摘了搁一边。


结果最近复查视力,发现左眼加了50度散光,右眼加了25度近视。

  • 从原来的:左眼75度、右眼0度。

  • 到现在的:左眼依然75度,但是有50度散光,右眼25度近视。


血泪教训,离焦镜一定要坚持佩戴,每天戴够12个小时最好,还要给孩子选择轻便、舒适的镜框,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14岁时担心离焦信号麻痹,医生给娃换了星趣控。


考虑到娃的度数上涨了,我们果断转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赶紧和医生商量重新配一副新眼镜,贵点儿就贵点儿吧...


医生考虑到新乐学戴了3年,可能会出现大脑对新乐学的离焦信号麻痹的情况,推荐我们给娃换了星趣控。


图片

星趣控镜片,采用了一种名为H.A.L.T高非球微透镜星控技术,由依视路公司研发


这次配的星趣控镜片也是3980元,说是原价4980元,我们老顾客优惠了1000。娃挑了个New Balance的运动镜框(我才知道NB还有镜框),总价也是4500元左右,孩子目前戴着不错。


图片

New Balance 运动镜框


到今年,儿子的身高已经有181cm了。算起来,儿子3年多来身高长了30多厘米,近视只有一只眼睛涨了25度,我感觉已经属于非常好的情况,很是知足。


回想起3年前定的每年增长不超过50度,3年累计下来不能超过150度的目标,我们是高水准地完成目标了。当然,接下来是初三、高中三年,都是用眼费眼的重灾年份,还是不能松懈下来!


图片

儿子日常坚持佩戴,每天至少戴够12个小时


总结一下:


自从发现儿子近视,我们家是属于高度重视、及时干预的。除了除了戴离焦镜,还配合了乒乓球、体育运动等户外措施。儿子的视力防控做的还不错,不光是离焦镜的功劳,肯定跟大户外增加也是分不开的,本来近视防控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我们家曾经还尝试过低浓度阿托品,但是孩子不太舒服就没继续。像翻转拍、拉远镜、雾视镜等等,我有做一些功课研究,但都没有付诸行动。所以在我家的经验来说,就是离焦镜加上大户外,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当然这些只是我家的经验,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效果肯定是因人而异的。


下面跟大家分享下我家的运动频率吧。儿子从小打乒乓球,但是频次不高,疫情期间更是中断得厉害。后面近视了,我们给娃加了训练频次,平常尽量每周1次,每次1小时。寒暑假的时候就更多了,少则一周训练2-3次,多则几乎每天都在和好朋友一起打乒乓球。


当然寒暑假还有其他的大户外,基本就是踢球、长跑、骑车之类的活动。儿子很愿意户外跑,他的长跑耐力很好,1000米考试都是满分。


图片

只要不是太激烈的运动,孩子都不会摘镜,偶尔踢足球就才会摘镜


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这3年来,我们更是坚持每半年一复查,有时候儿子说眼睛不舒服也是立即去检查,这样就积攒了一堆验光单和眼轴单。


每次的验光数据和眼轴数据都很值得记录下来。


总之,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任务,不仅费钱,更费时间和精力,“鸡眼”的妈妈们唯有在日常保持高度警惕,定期心平气和地去检查闯关,关注变化、及时调整,加油!


图片

3年来,积攒了一堆验光单和眼轴单


OK镜和离焦镜,

到底选哪个?...


从上面两个真实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用OK镜和离焦镜来防控近视,效果都还不错,那么两者应该如何抉择呢?


一句话总结:

OK镜的防控效果最好,但价格贵、佩戴麻烦


先说优点:


从临床数据上看,OK镜防控效果最好


小花生的老朋友,眼科主任医师宋红欣就给大家介绍过,不同的光学防控手段,效果存在差异。

下面的内容,节选自访谈原文:

来说说我在临床经验上的一些发现,对于防控近视来讲,OK镜是所有效果里最好的。

在临床上,大约有1/3的孩子通过OK镜,能够达到度数完全不长的效果;
还会有2/3的孩子有一定程度增长,我们就会联合低浓度阿托品(0.01%)一起使用;之后,又有大约有1/3左右的孩子能够达到度数不再不长。

所以,通过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0.01%),差不多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孩子能达到近视度数完全控制住,大约七八年一度也不涨。

图片OK镜和阿托品滴眼液


从花友真实反馈看,普遍说OK镜的防控效果很好

我四年级开始带OK镜,到现在一年半,一只眼增加25度,一只眼增加十几度,班里有同学跟我一起配的,人家两只眼都没有增长!花友@饲养两条鱼(这是一个12岁孩子的留言)


娃六上发现近视,左眼75,右眼125,直接配了OK镜。到现在已经戴了三年半。前天第二次到期换镜,测了视力眼轴,双眼矫正视力均为1.2,眼轴跟2017年10月初次检查时相比,左眼涨了0.03mm,右眼降了0.04mm,镜片度数保持不变。花友@上弦明月半


娃戴了三年左右,度数一共增加了50度,我是比较满意了。花友@大头驹


OK镜白天不用戴眼镜,不耽误孩子运动

Ok镜有一点好,不影响日间运动,如果运动很多尤其是身体对抗性强的运动的话,会比框架眼镜方便。花友@pastpass


娃不到8岁开始戴的,有半年了,目前来看很好,关键孩子都喜欢跑跳,上体育课也不用架副眼镜影响活动。花友@Alice


我娃带OK镜带了六年了,白天不用带框架眼镜,踢足球打篮球方便很多。花友@小王子


再说缺点:

佩戴和日常护理太麻烦,比较费妈

OK镜一开始摘戴都要家长陪,是有点麻烦,但是三个月后孩子就能自己搞了。花友@大头驹


这么说吧,我家娃戴了4年多Ok镜,我是一天懒觉没睡过,不论什么节假日,最晚7点40也得起床给他摘镜了。花友@pastpass


价格昂贵,一副就要一万多...

医生让配OK镜,我们也没多想,就按医生说的都一一检查了,结果一看价格,惊住了。好一点的要一万多,普通的国产牌子也要五六千一副。网友@HH


我家配的阿尔法OK镜,加上护理产品,费用加起来一万多了。网友@小蝴蝶


Ok镜的花销大,不光是镜片贵,每一年半到两年更换一次,平时海露、清洁、去蛋白加冲洗液杂七杂八也不少钱。花友@pastpass


OK镜佩戴要求比较高,不适合所有娃

我们这有个孩子花了几万带了半年OK镜,然后春天的时候,她就说戴上OK镜就疼,然后一检查他眼睛里面是过敏的状态。没办法,转戴框架,医生说要缓缓,等过敏反应好了,再检查下再佩戴;如果她这个过敏复发性强,那就不适合佩戴ok镜。花友@Amelie


OK镜是有年龄要求的,我们一年级结束时检查出近视需要配眼镜,结果年龄不够还不能戴OK镜。花友@草莓宝宝

图片

离焦镜价格便宜还方便,防控效果也还不错


先看优点:


离焦镜防控效果还不错,佩戴方便


我家离焦镜戴了一年半,度数没变,还有下降趋势。定期复查,感觉效果也是可以的。既然如此,就没必要换ok镜,毕竟离焦镜方便太多了。花友@草莓宝宝

娃身边同学ok镜/离焦镜的都有,防控效果都挺好。老母亲当然偏向方便的且便宜点的。花友@nmhy


我们戴了星趣控,各种措施都上了,2个月,散瞳50度近视清零。目前换平光离焦镜。花友@板娘觉文


再看缺点:


娃摘摘戴戴,效果打折


孩子因为度数不高,又不喜欢戴眼镜,在学校看不清上课就戴,下课玩的时候就摘,摘摘戴戴,结果一年下来度数还是增加了不少。花友@大头驹


平时白天都需要戴眼镜,不方便运动


孩子不乐意戴刚配的多点离焦镜,说是打篮球老是掉,不方便。之前去配镜的时候医生说这个眼镜得戴上才有效果,结果孩子说什么也不配合。网友@欢妈


孩子同学里面离焦镜用的多,但我个人觉得白天也带着一副眼镜不方便运动。花友@桑普老水手


图片


看到这里,OK镜和离焦镜怎么选,你是否有答案了呢。总之,适合娃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小调查

你会给娃选择哪种防控方式?



-- The End --

获得更多好经验


开启亲子阅读记录
每月为孩子获得免费阅读报告

加入小花生
欢迎对教育有热情的你👇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