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重点本科大学生,如今的生活现状怎么样?本期分享人,是我收到的所有投稿中,毕业时间最久的一期,因为他们是1985年参加的高考。那时候还没有211、985的概念,但如果按现在的定义,高中班里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基本都考上了双一流高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故事。
高中同学A,女生,学习好、颜值高,考上了西安某财经类院校。毕业后,分到了老家的审计局,后来嫁给了另一个高中同学,然后追随老公去了一个省会二甲医院,从事财务工作。目前已退休,退休前是审计部主任。
高中同学B,男生,也是同学A的丈夫,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学习很好,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高考考上了西安一所重点医学院,然后一路读完了博士。博士毕业后,一路从普通医生,干到了现在的二甲医院院长。
高中同学C,女生,在那个年代,虽然大家都很穷,但她年幼丧父,而且是家里的大姐,所以条件格外艰苦。不过她母亲十分要强,硬是供出来两个大学生。高考考上了一所重点师范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国企,工作之余,还创业开了几家连锁面包店。退休前是一个国企的管理层,目前已实现财富自由。
高中同学D,男生,家境好、智商高,在重点班里都属于佼佼者。高考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数学专业,但后来上大学时,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决定去考研。那时候的大学生还包分配,计算机也是个冷门专业,所以遭到了家里的强烈反对,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硕士毕业后顺利留校,一辈子都扑在了科研上,先后拒绝了多家大厂的邀约,目前是西安一所211院校的学院院长,也是院士候选人。不过生活能力偏弱,至今连开车都不会。
高中同学E,女生,颜值高、学习好,但在家里的安排下,连高考都没参加,嫁给了一个家境优越,但身体有缺陷的男人,并且去了男人老家工作。但后来还是离了婚,重新回到了老家,再后来,嫁到了隔壁县城一个农村家庭,靠务农和打工为生,一度跟同学断联。不过二婚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承了她的颜值和智商,现在发展得都很不错,生活终于能轻松一些了。
最后是我(分享人),跟妻子是高中同学,也都是普通农村家庭,妻子读了食品加工,我读了矿物加工。大学毕业后,都分到了老家下面的乡镇做工人,后来晋升到了管理层。中途经历过国企改制、待岗停薪,好在行业又发展起来了。目前马上退休,以后打算到省会城市养老。生活虽然比不上同学们,但跟小时候连饭都吃不上相比,已经感觉很知足了。
分享人感悟:转眼间,高中已毕业40年,当年十八、九岁的青葱少年,如今都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深感时光如白驹过隙,来不及准备,便已匆忙而逝。回头想想,一生真的很短,只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值得关注的事情上。而对于那些无法掌控的事情,不妨...就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