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1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世界睡眠日丨中医智慧,守护每一个“深夜好眠”

你睡的还好吗?你有多久没关注过自己的睡眠啦?失眠、多梦、易醒……这些睡眠障碍是否困扰着你?

2025年3月21日,第23个世界睡眠日如约而至,今年“睡眠日”活动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呼吁每个人将睡眠健康放在首位。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跟着攸县人民医院一同走进中医的宝库,探寻那些历经千年沉淀的安眠智慧吧!

失眠非小事,中医解其“根”

中医视失眠为“不寐”,其根源在于脏腑失衡、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如同自然界的昼夜交替需要阴阳平衡,人体亦需“阴平阳秘”方能安眠。心火亢盛、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肾精亏虚等内在失衡,皆可扰动心神,导致辗转难眠。中医治疗失眠,不单纯追求“入睡”,而是通过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根源上重建人体“昼夜节律”。

脐灸:以“脐”为枢,调和阴阳

脐部神阙穴是人体“先天之本”,与五脏六腑经络相通。脐灸作为中医治疗失眠的特色外治法,以艾绒温灸脐部,借热力渗透经络,尤擅调理心肾不交型失眠——心火得降、肾水得升,水火既济,心神自安。临床中,脐灸以药力与热力双重作用,助人一夜酣眠。

艾灸:温热通络,驱散“不眠之夜”

艾草被誉为“地之阳”,其燃烧产生的温热之力可穿透肌肤,直达经络。针对气血瘀滞型失眠,艾灸神门(宁心安神)、内关(宽胸理气)、三阴交(调补肝脾肾)等穴位,如同为身体注入“暖流”,驱散寒凝、疏通气血,让紧绷的神经自然松弛。

按摩推拿:指尖疗愈,重启“睡眠开关”

从头部百会穴的轻揉,到足底涌泉穴的点按,中医推拿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睡眠开关”,实现“以皮应脏”。例如,耳部神门、皮质下等穴位按摩,可快速缓解焦虑;背部膀胱经刮痧,则能疏泄肝郁,尤其适合压力型失眠人群。睡前10分钟自我按摩,即可为身心按下“静音键”。

中药浴足:一盆药汤,引火归元

足为“阴经之始,阳经之终”,药浴时借助水温与药力的双重作用,可引火下行、宁心安神。经典助眠足浴方中,夜交藤养血安神,合欢皮解郁宁心,酸枣仁滋养肝血,辅以桂枝温通经脉。每晚睡前药浴20分钟,让双足浸润于草本芬芳,疲惫与杂念随之消散。

穴位敷贴:以药贴穴,夜夜“枕稳衾温”

将吴茱萸研末醋调敷于涌泉穴,可引亢盛之火归元;朱砂搭配黄连贴敷内关,可清心降火。这种“内病外治”之法,避免了口服药物的负担,尤其适合儿童、老人及体质敏感者。现代研究更发现,穴位敷贴可通过皮肤吸收与神经反射,双向调节睡眠—觉醒周期。

图片

睡眠不应是奢侈,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中医的智慧,如同一把钥匙,为现代人打开了一扇回归自然睡眠的大门。今夜,不妨放下焦虑,从一灸一穴、一汤一足开始,让中医守护你的每一夜“深度好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攸县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谢丽娜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