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889

评论

296

41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结束日企垄断,曾故意两倍价格出售给中国,国产“重器”打翻身仗

在机器人产业中,RV减速器是一个决定性的重要零部件,被称为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命门”。

作为机器人精确动作控制的关键部件,RV减速器不仅决定了机器人性能的上限,还占机器人制造总成本的40%。

图片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发展却深受这一部件的制约:日本企业的技术垄断,尤其是纳博特斯克公司,牢牢控制了全球市场。

图片

这家日本企业不仅占据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在中重型机器人领域更是达到了90%的控制率。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通过“双标”定价和冗长的供应周期,意图打压中国机器人产业。

如今,国产RV减速器打破了这一技术壁垒,不仅结束了日本垄断,还让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图片

那么,我国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日企垄断背后的“双标”压制

RV减速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机器人能否完成精确动作,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依赖于减速器的性能。

作为机器人制造中最烧钱的部件,减速器的价格对机器人整体成本有着决定性影响。

然而,由于日本企业的技术垄断,中国机器人行业长期以来不得不依赖进口,这不仅让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更让供应链变得极为被动。

图片

令人愤怒的是,日企在定价上对中国企业实施“双标”。

根据2015年的相关报道显示,纳博特斯克等日本厂商提供给欧美企业的RV减速器价格,仅为卖给中国企业的一半甚至更低。

更糟糕的是,供应周期也极其冗长,时常需要等待三到六个月才能拿到货。

这种“卡脖子”现状让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也严重制约了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技术突围:国产减速器的崛起

面对技术封锁,中国企业选择了自主创新、奋力突围。

图片

从国家层面来看,早在十多年前就将RV减速器研发列为重大专项。

北京工业大学张跃明教授带领团队,开始了对这一技术的长期攻关。

他们深知,RV减速器的研发绝非一蹴而就,每一个技术难点都是一道拦路虎。

从数学建模到计算机仿真,从理论研究到工艺优化,科研团队不断尝试突破。

2015年,河北的一家企业主动寻求合作,为科研团队提供资金和工程化能力支持,帮助其加速技术落地。

图片

经过四年的努力,双方终于掌握了RV减速器的核心制造工艺,在2015年推出了多种规格的国产减速器。

更令人振奋的是,国产RV减速器在精度、寿命、噪声控制等关键性能上,全面达到甚至超过了日本产品的水平。

图片

这一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终于打破了日本企业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

市场巨变与未来展望

国产减速器的崛起迅速改变了市场格局,直接推动了机器人行业降本增效。

首先,价格下降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国产减速器不仅价格更低,供货周期也较日本产品大幅缩短,从过去的几个月缩减到了几周。

图片

其次,国产品牌的崛起让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议价能力显著提升。

曾经日本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而日本企业虽然开始降价促销试图保住市场,但在国产减速器全面进军高端市场后,其原来的市场份额逐步被蚕食。

2025年前后,国内多家减速器企业传来捷报:丰立智能宣布与国内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达成合作,标志着国产减速器开始得到高端市场的认可;巨轮智能也完成了自主研发的XT减速器样机组装,进一步夯实了国产技术的领先地位。

图片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增强了国内机器人企业的信心,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积极响应。

国产化的背后: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国产减速器的成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

从专项资金投入到税收优惠,各种政策措施为相关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研发环境。

同时,随着全球机器人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国产减速器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开始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图片

欧美机器人巨头也对中国制造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国产化浪潮正在加速席卷全球。

不过客观来讲,未来仍面临挑战。

国产减速器的国际化道路需要克服技术迭代、专利保护、品牌认知度等方面的障碍。

同时,中国企业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和质量提升,进一步夯实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持续保持优势。

参考资料

新华网《RV减速器打破日企30年垄断 “中国智造”机器人重塑成本优势》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