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101岁老人邓新安:助人为乐帮他找到工作 长寿有老伴的一半功劳

家住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永宁苑社区领地国际小区的邓新安老人今年已经101岁了,如今依然能走能转,身体非常棒。老人当了一辈子厨师,他说注重饮食营养搭配是保持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老伴则占到了一半的功劳。

图片

101岁的他能走能转能聊天

3月11日,西安乍暖还寒,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深居简出,这段时间,邓新安老人在遇到春日暖阳时,就自己下楼,到小区附近转转,有时候是老伴张玉香陪着,有时候他自己推着轮椅,他说:“每天动一动身体有活力。”

眼前的邓新安老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灰白的头发中还有一些黑丝,面色红润,问他什么都能对答如流。

他的老伴张玉香也已经86岁高龄,她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邓新安目前思维基本清楚,但也有一点糊涂,特别爱讲年轻时的事情,“你要是不打断他,他能说一天一夜。”

两位老人虽然年纪大,但相比同年龄段的老人,明显年轻、状态好,老两口的家里,也被收拾得整整齐齐、利利索索的。

“我老伴最大的优点就是勤快能干,从年轻的时候就把孩子和家照顾得井井有条,家里我基本不操心。有她照顾我,到100岁了我的生活质量也很好。”邓新安对老伴赞不绝口。

邓新安的老家在河南,小时候家里很可怜,“老家遭了灾,我们一家人外出逃难,一路要饭吃,我的爷爷、母亲,还有一个兄弟在逃难路上饿死了,就剩我和父亲相依为命。后来我和父亲找了一个地方,卖水煎包养活自己,我俩才活了下来。”

1944年,邓新安返回河南老家,在家种了点地,过了几年平静的农民生活。在父辈的安排下,他和邻村的张玉香结婚了,“我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觉得成家就要立业,在家里当农民,没什么出路。我结婚没两天,就外出找工作了。”

图片

助人为乐帮他找到稳定工作

就这样,1950年,邓新安来到了陕西省铜川市,听说当时铜川缺煤矿工人,他想去碰碰运气,“刚到铜川,就发生了一个插曲,我到铜川后,找了一家饭店吃饭,看到有个空桌子,坐在那里,发现桌上有个包,四处问都没人要,我打开包,里面装着一大叠钱,我到处找失主,后来没办法找到派出所,才在派出所遇到了报警找钱的失主,终于物归原主了。”

张玉香说,这个事情,老伴给家里人也讲了好多次,他现在反复讲的,都是年轻时记忆犹新的事情,“这说明他品德好,虽然他也很穷,但是从来不贪心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正所谓善有善报,邓新安也因为善良,获得了一份工作。

他回忆说:“我到铜川之后,和我老乡一起找了几天工作,没有什么眉目。有一天,我看到有个人拉的架子车,车上拉了一车煤,正在上一个桥,我看他拉得费劲,就在后面帮他推,终于把车推上了桥。他见我给他帮忙,就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说我没有单位,是来找工作的。他给我写了个条子,说让我随后来旁边院子里的劳动科找他,他想办法给我解决。”

邓新安说,自己当初并没当回事,继续找了两天工作,随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帮忙推车的那个院子,果真见到了当天他给帮忙推车的男子,才知道他是劳动科科长。

“他告诉我,他是负责给铁路部门招工的,问我愿不愿意去铁路上工作?我赶紧回答愿意,他查了一下,说食堂缺个人,问我能不能干?我赶紧点头。”邓新安说,就这样,自己找到工作,在铁路食堂当厨师,一干就是一辈子。

省吃俭用养育了四个优秀的子女

邓新安在铜川的铁路食堂干了几年,1955年,被调动到华山火车站食堂,在那里干到退休。

在华山火车站食堂的工作稳定之后,邓新安把妻子张玉香也叫到了陕西,两人先后生下了两儿两女,他在外面忙工作,妻子在家照顾孩子,小家庭虽不富裕,但也很幸福。

“那些年大家都比较穷,要供4个孩子上学,就我一个人挣工资,总是捉襟见肘,她(张玉香)就出去打零工,补贴家用。夏收的时候,她还要去拾麦子,家里就能多点吃的,总之年轻时候她也把苦吃了。”回忆起那些岁月,邓新安很感慨。

邓新安家里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家庭,妻子对孩子们比较宽容,他对孩子们很严格,“我对他们要求严,每天放学必须回家,回来晚了要说清楚去干啥了,犯了错误就要挨打。”邓新安说,当时孩子们挺怕他的,但是长大之后,孩子们都很感谢他,“身边有些朋友、同事的孩子犯错误进监狱的,我的四个孩子都很正派,也都有光明的未来。”

如今,邓新安的四个孩子都很孝顺,“大儿子在铁路部门工作,已经退休了,时常来看我们。俩女儿和小儿子‘下海’了,在康复路做服装生意,家里条件都很好,他们也经常给我们买这买那的,四个孩子都很好。”

图片

能长寿老伴占了一半的功劳

“那时候真没想过,能过上现在的好生活。”邓新安说,经历过苦难的岁月,如今,他每月领着退休金,还有一些补贴,孩子们见他缺啥就给他买,社区的工作人员也经常关心他,来看望他这个百岁老人,他觉得每天的日子都非常幸福。

记者问他,能活到101岁,有什么养生秘诀?邓新安说:“我做了一辈子饭,对营养搭配还是有点经验,比如米饭、面条能提供葡萄糖,菠菜里有铁元素,水果里有维生素,肉类是高蛋白,这些元素都不能缺少,我今天吃了米饭面条,第二天就要多吃点蔬菜和肉,第三天吃点水果,让这些营养元素在一段时期内达到平衡。”

老伴张玉香说,他们俩人平时吃的也都是家常饭菜,一天吃两顿饭,定量吃,保证不吃撑。吃完饭,两人就在家里或楼下稍微走一走,她笑着说:“没啥秘诀,就是家常饭,保持心情好。”

采访结束时,邓新安老人说,他们老两口年轻时吵吵闹闹,抬了一辈子杠,老伴对他很宽容忍让,他能长寿,老伴也占了一半的功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文/图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