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国家集采人工耳蜗项目在河南正式落地,首批受益患者在郑州成功完成手术。
20日当天,由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智风主任主刀,为65岁患者王大伯顺利实施左耳人工耳蜗植入术。
十余年前,王大伯右耳被爆震后出现听力丧失,自此仅剩左耳还有听力。
两年前,王大伯的左耳再次出现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疾病,通过术前的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评估后,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
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有效的医用耗材,让患者重获新“声”,其中儿童及老年群体受益尤为显著。
特别是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植入人工耳蜗能有效解决因聋致哑问题,对患儿恢复正常生活、融入社会,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此次人工耳蜗集采的中选价格较市场原价平均下降了75%。
集采前,人工耳蜗植入加上住院费用可能需要30万元左右;随着人工耳蜗类耗材集采价格执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总费用大幅降低。
单侧人工耳蜗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4万至5万元,经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部分最低可能仅需几千元。
“可喜的是,这次集采中,支持3.0T核磁共振检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也中选了。传统人工耳蜗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可能需要对磁铁进行固定或取出,过程繁琐且增加患者痛苦。而新一代植入体无需这些额外步骤,患者可直接进行高场强(3.0T)核磁共振检查,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不便。此外,集采还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张智风主任介绍。
记者了解到,以往人工耳蜗项目多是针对语前聋或语后聋儿童患者,且仅为单侧人工耳蜗植入。
但随着人工耳蜗纳入医保集采,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双侧耳聋还是单侧聋,所有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均可受益。
在人工耳蜗国家集采的福音下,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听障患者再送温暖。为使更多困难患者得到治疗,郑州市三院特设立福彩公益金爱心救助项目。
河南省范围内凡有需要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其医疗费经民政、农合、社保等报销之后,对个人承担费用按照50%的比例由慈善项目资金予以报销,最高救助5000元。
来 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侯冰玉 魏浩
编 辑:王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