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京东外卖宣布,目前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正逐步落实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全部由京东承担,确保骑手现金收入绝不会因为缴纳五险一金而减少,此项举措包含现有骑手和新加入的骑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3月1日起,京东在全国各地快速、有序推进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每个工作日,都有超过500名骑手实现签约,获得京东承担所有成本的五险一金待遇,后续还将不断扩大全职骑手规模。
一方面,相比非全职的用工模式,京东外卖通过与骑手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保障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对于骑手来说,社保不仅意味着医疗、养老的保障,还牵涉到未来更长远的规划,且京东承担外卖骑手社保的所有成本,在行业几乎是破天荒的存在,也难怪短时间内能吸引大量骑手加入。
在抢用户上,京东外卖也是一开始就打出“品质外卖”玩法,招募仅限“品质堂食餐厅”,同时推出“0佣金”政策,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在价格打法上,放出了大额优惠券。每天早10点、晚8点,用户在京东首页“品质外卖”入口可领取“最高20元餐补”,首批覆盖京东PLUS会员及在校大学生。
京东外卖如此高调的打法,业务版图拓展得也非常之快。毋庸置疑,京东外卖的出现,掀开了外卖行业历史新的一页。
不过,要撼动美团、饿了么等老将的地位,京东外卖仍需解决很多问题。
首先,外卖行业走的是“重资产”模式,成本高且烧钱快,京东用五险一金、0佣金等政策虽然能够快速扩张用户和商家,但短期内会也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再是,外卖行业竞争激烈,不仅有美团、饿了么、抖音等老玩家,作为新手的京东无疑成为众矢之的,后续恐怕难以避免价格战等厮杀。
外卖行业的竞争历来激烈异常,不仅依赖于庞大的用户基础,还要求具备高效的“即时”配送体系及雄厚的资金支撑。
美团与饿了么作为行业的资深参与者,早已形成鼎足而立的格局,而京东外卖的加入更是让这场竞争愈发白热化。
面对历经“百团大战”洗礼的美团和饿了么,京东在外卖领域的高调入局,其底气何在?关键在于三大要素:资金储备充足、物流配送实力强劲,以及在电商领域长期积累的基础设施优势。
互联网巨头们深知,外卖行业本质上是一场“重资产、高投入”的较量。美团凭借多轮融资的助力,迅速扩张至全国,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构建起规模效应,进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就资金储备而言,京东集团凭借其稳定的盈利能力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为京东外卖的扩张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撑。特别是在零售和物流两大核心业务上的持续盈利,为京东外卖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京东集团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该年营收达到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净利润更是实现了71%的增长,达到414亿元,每股收益也增长了76.4%。这表明京东的现金流来源更加稳定,无需过度依赖外部融资或业务补贴。因此,京东在外卖领域的投入不仅“敢于出手”,更“有能力持续”。
在物流配送方面,京东物流凭借其遍布全国的仓储和配送网络,早已在电商领域证明了其“分钟级”配送的实力。此外,京东还通过收购达达和跨越速运等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其即时配送能力,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无缝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外卖的成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得益于京东庞大生态体系的支持。通过京东App首页的“品质外卖”入口,京东外卖直接与京东的核心用户群体相连,特别是高价值的PLUS会员用户。这种内部流量的转化,大大降低了京东外卖的获客成本。
京东外卖凭借京东集团的资源支持,在资金、物流配送和电商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具备了与美团一较高下的实力。尽管短期内仍需应对高昂的成本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京东外卖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京东的业务版图持续扩张,从外卖市场到家政服务,再到网约车和搬家市场,其影响力日益增强。
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所言,电商行业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且几乎不存在进入障碍。众多企业都能提供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因此新入局者无需担心这些基础问题,可直接涉足电商领域。
鉴于电商行业的低壁垒特性,美团也瞄准了京东的业务范畴。近期有媒体消息指出,在便利店闪电仓业务取得显著增长后,美团闪购计划今年拓展数码家电品牌,开设新的闪电仓。
目前,多个数码家电品牌正与美团闪购就闪电仓合作事宜进行积极洽谈。然而,截至消息发布,美团方面尚未对此作出回应。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团闪购近两年的数码品类订单量增长迅速,与京东数码品类的订单量差距已大幅缩小,但在数码家电的客单价上仍远低于京东。
为了应对竞争,美团继续采用低价策略。一位美团内部人士表示,美团闪购今年将尝试建立与电商平台相抗衡的低价能力,期望提供的优惠力度能超越部分电商平台。在数码3C品类上,美团内部认为,通过构建低价能力,可以推动业务规模的增长。
在运力方面,美团也做好了准备。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美团近年来已通过企业客户服务测试了四轮运力,例如,有企业客户通过美团购买建材,美团能即时安排货车配送。美团与家电品牌合作开设的闪电仓,将借鉴美团与名创优品合作的模式。
尽管美团与京东的竞争是互联网大厂之间的较量,但对于用户和商家而言,短期内却是有益的。用户将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的优惠,而商家则能借助平台的力量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寻找新的商机。
美团与京东的正面交锋,正在重新定义即时零售和电商行业的边界。我们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上演。(来源:北京商报、电商报)
— CLPMA —
推 荐 阅 读
责编:王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