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急管理部于2025年3月21日举办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发布会,介绍今年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
2.发布会邀请到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助理孙龙等专家,介绍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
3.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因素,世界多国爆发大规模森林草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4.为此,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进入春季防火紧要期,需履行防火责任、严控野外火源、共筑人民防线。
5.专家建议,公众应提高森林草原防灭火意识,学习防火知识,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应急管理部于2025年3月21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新闻发布厅举行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发布会,介绍今年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发布森林草原防灭火有关安全知识。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助理、林学院院长孙龙,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高玉红,陕西省西咸新区群众王希盈出席。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 申展利:
今天是国际森林日。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因素影响,世界多国爆发大规模森林草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同样也面临诸多挑战。“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和森林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今天的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我们邀请到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先生,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助理、林学院院长孙龙先生,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高玉红女士。今天还请来了陕西省西咸新区的一位群众代表王希盈女士。大家可能注意到,前些日子,陕西秦岭山区路边枯草起火,一位热心群众教科书式组织灭火,成功阻止了火势蔓延,登上热搜。这位热心人就是王希盈女士,一会也请她与大家现场交流。
据国家森防指办公室会商研判,今年春季我国气温总体偏高,降水总体偏少,部分地区旱情可能持续并发展,高火险区域将不断扩大,呈现“南北并重”态势,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
古人观天时以授农事,今人察风险以护平安。当前,已进入春季防火紧要期,这里,我向大家作几点提示:一是履行防火责任。无论党委政府、监管部门还是经营单位和个人,都要守好各自的“责任田”,真正将防火责任落实到林区基层、山头地块、到户到人。二是严控野外火源。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森林草原防火期,要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紧盯山头、地头、源头,看好村口、沟口、路口,全面查火险、积极除隐患,坚决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三是共筑人民防线。林草资源人人享有,防范火险人人有责。我们在享受明媚春色的同时,更要当好护林防火的宣传员、安全用火的行动者,请大家牢记进山入林不带火、枯枝落叶不乱烧、烟头掐灭不乱丢,共同守护美丽绿色家园。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大家可以举手示意。
请问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
申展利:
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 杨旭东:
感谢总台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家都知道,森林草原火灾是我们公认的八大自然灾害之一,它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包括烧毁树木、污染环境,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产生严重威胁。在回答这位记者提问前,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国家森林草原火灾的趋势。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森林火灾的趋势总体是在下降的。我列举几组数据,从1950年~1989年这40年间,每年森林火灾平均起数为1.6万起左右,从1990~2020年这30年已经降到了6000起左右,从2021年到现在都在千位数以内,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森林火灾的起数是大幅度下降的。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也包括滚石产生火花引起的森林火灾,还有泥炭自燃等这样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虽然很多,但是人为因素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占90%以上的比例,也就是说90%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包括哪些方面呢?包括农事用火、祭祀用火,也就是经常说的烧香、点蜡烛、燃放烟花爆竹,也包括平时随手丢个烟头,随便弄一堆火取暖,不做处置等。但是近年来雷击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占比越来越重,2024年整个雷击火发生了113起,占去年森林草原火灾起数的38.7%,也需要我们予以高度注意和警惕。
当前处于春季防火期,气候非常干燥,大风天气频发,今天和各位记者朋友一起来关注我们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我想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可以提高社会防范森林草原防火的意识,尽最大可能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谢谢。
进入春季,各地农事用火增多,非常容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想请问在这个季节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申展利:
这个问题我们请孙龙院长来回答,孙龙院长长期从事森林防灭火研究工作,主持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是林学“双一流”学科的带头人。孙院长,您来回答这个问题。
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助理、林学院院长 孙龙:
谢谢您的提问。进入春季,大家都能感觉到天气干燥,风力比较大。这个时候我们进行农事用火,如果管控不好,就非常容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尤其是在森林草原邻近的地带开展的农事用火,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在今天这样一个机会,我给大家讲三点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以防跑火:
随着天气变暖,很多民众都会去郊外踏青、露营以及野餐,其中存在哪些火灾风险隐患?
申展利:
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 高玉红:
借此机会,提醒大家,我们在享受森林资源所带来的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文明出游、环保出游,不要携带火种进山入林,请选择无火露营的方式,使用自热食品或非明火炊具,并做好对少年儿童的看护、教育,避免因玩火引发森林火灾。谢谢!
我想提一个跟清明祭祀相关的问题,在我国很多地方还保持着祭祀的传统,清明节要到了,祭祀的时候有哪些防火的注意事项?谢谢。
申展利:
孙龙:
谢谢您的提问,历史统计数据表明,在我们国家造成森林草原火灾的原因当中,祭祀用火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刚才这位记者也提到,清明将至,这个时候属于冬春交替的季节,天气干燥,风也比较大。野外祭祀活动通常我们要点烛、燃香、烧纸,还有燃放烟花爆竹,这些活动都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所以,我们在临近森林草原地带开展祭祀活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这儿我提三点建议:
请问野外违规用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相关人员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申展利:
杨旭东:
有人认为在野外违规用火或者随便丢个烟头,没多大事,不承担法律责任,这是错误的,根据《刑法》《消防法》和《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明确规定,在野外违规用火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未经批准,在野外违规用火的单位和个人,要承担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第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据《刑法》还会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第三,除此之外还要承担赔偿火灾造成损失的经济责任,以及补种树木的生态修复责任。所以说,野外违规用火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谢谢!
刚才杨司长提到近年来雷击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占比逐渐上升,想问一下雷击火主要的起因是什么,有没有什么预防措施?
申展利:
孙龙:
什么是雷击火呢?简单来说,就是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它一般发生在雷雨季节,尤其是春夏之交。还有就是老百姓经常讲的“干打雷不下雨”,我们专业术语叫“干雷暴”,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引发雷击火。雷击火实际上是闪电击中树干或者枯枝落叶,闪电最高的温度可以达到几千度,可以瞬间点燃树干和枯枝落叶,这时候火就烧起来了。尤其在森林中还有一些含油脂非常高的树种,像松树,它就特别容易被引燃。
一旦发生雷击火,我们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范?目前,我国防范雷击火的措施在不断加强,在这儿跟各位介绍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雷电监测系统,监测雷电天气的动态,精准把握落雷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发挥我们国家整个监测体系作用,比如高山瞭望塔,加密瞭望,地面的护林员也会反复核查落雷区,同时巡护飞机和无人机也会针对性地进行巡查,目标就是做到小火早发现。
二是直升机载人巡查或者吊桶寻找烟点,一旦发现烟点或火点,立即实施吊桶洒水灭火,或者是机降扑火队员扑救。
三是在一些雷电高发的区域,地面的扑火队员靠前驻防,做到快速出动、快速到达和快速扑救。
对于雷击火,我总结一句话,这是“天上来的火,地上要防住”。关键是精准监测,早发现、快扑救,避免烧成大火,谢谢!
我想问一下王女士,您当时发现路边枯草着火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次灭火被网友誉为教科书式地灭火,您能否介绍一下当时都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申展利:
陕西省西咸新区群众代表 王希盈:
那天我一家人出去游玩,从宁陕县广货街镇沿着210国道返回的时候,我正在用手机拍着秦岭的美景,我儿子说:“妈,前面好像冒烟了,您去看一下是不是着火了。”我往前一看,看到前面着火了,我心想,这个火着了可不得了,这么漂亮的秦岭可不敢让烧了、一烧大了可咋办。儿子将车停到路旁,飞速地跑到着火点,喊了一声,“妈,火着大了。”我一看怎么办呢?我就招呼我老伴赶紧就到马路边喊人,叫我儿子拿着水桶和灭火器,我一边在路边拦车,一边喊着灭火。所以,大家在视频上看到的画面都比较乱。
申展利:
请继续提问。
我们经常能够收到一些森林火险的提示,请问不同等级的火险含义是什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申展利:
孙龙: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国家森林火险等级通常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风险情况,其严重程度和对民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下面我逐一进行介绍:
我们注意到在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中,尤其是重大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中,不仅地面有消防员灭火,在空中也有飞机参与灭火,请问飞机在森林火灾扑救中有哪些优势?谢谢!
申展利:
杨旭东:
我们知道,春季踏青、露营可能会带来森林火灾隐患,请问,林场在春季防火方面主要有哪些应对办法?
申展利:
高场长,您来回答。
高玉红:
当前,森林防火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期、紧要期,针对气温回升、风干物燥,还有春耕和踏青等人为活动频繁的问题,林场主要从深化宣传教育、强化火源管控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全面加强防火宣传。林场组建了森林防火队、巾帼巡护队、防火宣传队,进林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面对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二是强化火源管控和巡护力度。成立了督导检查队,层层压实防火责任。各检查站入口严格执行火种留存、进山登记。护林员、森林防火队员24小时在林区集中食宿,死看死守,加强巡护瞭望。确保一旦发生火情,早出警、早处置、早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截至目前,已经实现林区内27年零火警。
谢谢!
申展利:
这个问题,孙龙院长您来回答。
孙龙: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如果在野外遭遇山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冷静,然后判断火势。这里分两种情况:
申展利:
刚才孙龙院长给大家讲到了报警电话,我再提醒大家一下,一旦发现森林草原火情,请及时拨打全国统一森林火警电话12119。报警时注意做到三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火情发生地点,尽可能讲清具体地名、山名;二是讲清楚火势大小和植被情况;三是讲清楚报警人的姓名、身份和联系方式,以便精准调度救援力量。
申展利:
请杨司长继续给大家介绍。
杨旭东:
我们国家使用飞机灭火其实开始得很早,在1952年,我们国家就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执行这项任务。历经70多年时间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主要使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参与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现在森林航空消防主要是以直升机灭火为主,主要机型包括米-26、米-171、卡-32、直-8系列飞机,同时我们还使用如小松鼠这类飞机做指挥机。
我现场也带了好几个飞机模型,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款米-26直升机。米-26直升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是世界上现役最大的一款直升机,它的长度和波音737差不多,起飞重量56吨,应急情况下能够运载130人或20吨物资。同时它下面吊挂一个飞机吊桶,能装15吨水,洒下来能够形成一个60米宽、150米长的暴雨带,这对压制火头、扑灭火势效果非常明显。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我们也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固定翼大型灭火飞机AG-600M,它是水陆两栖在江河湖海水面上能够直接起飞的灭火飞机,载水量能达到12吨,已经投入试用。除此之外,还有两架新舟-60已经投入灭火战斗,载水量为6吨。随着我们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开始应用到森林航空消防中,它们既可以携带灭火弹,比如带几十公斤的灭火弹直接扑灭山火,同时在原始林区或者信号不好时,飞到空中,带上相应的通信设备组网,保持灭火指挥系统通信顺畅。
随着我们国家航空业的发展,森林航空消防事业也会得到更加有力的进步。
申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