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国家图书馆专家,甘肃省图书馆、省内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点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业内专家及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寇桂杰分别致辞。肖学智指出,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切实之举,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实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为甘肃省古籍保护工作培养后备力量,开创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新局面。寇桂杰表示,作为甘肃省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下设的传习点,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古籍保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着有益探索,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作了《纸与中国古籍装帧》的专题汇报,从中国传统手工纸的特性说起,阐述了纸在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中的重要作用。
省图书馆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碑帖传拓、雕版印刷、线装书缝订、古籍修复等技艺。通过图片演示、语言讲解、操作展示、专家解读及互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了古籍修复技艺的魅力。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关怀下,甘肃省古籍保护工作成绩斐然。“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甘肃行”入选“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我是小小修复师”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甘肃省图书馆获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是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在省内开展此项活动的第三所院校,后期还将深入更多高校,向莘莘学子普及古籍保护知识,传授修复技艺,以青春力量续写古籍保护新篇章。
文/图:甘肃省图书馆 李辉 陈润莉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