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4年12月27日,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在吉国的贾拉拉巴德正式举行。这项承载三国14.54亿人共同期待,历经27年精心筹备的铁路项目,终于排除万难有了下文。
启动仪式上,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一身正装出席活动现场,中乌两国领导人也纷纷致以贺信。按照项目规划,这条全长616千米的国际铁路将于今年7月全面开工建设,工期定为6年,预计将在2031年全线建成通车。
然而就在这即将动工的关键时刻,美国却突然跻身入局,宣布要与吉尔吉斯斯坦开展投资30亿美元的重大基建项目,修建新铁路对接中吉乌铁路!美国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它的意图能实现吗?
美俄两国的阻挠
中吉乌铁路的构想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这一年中吉乌三国领导人就修建一条贯通三国的铁路项目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按照具体规划,铁路项目起点位于中国新疆喀什,接着经过吉国卡拉苏,最后抵达终点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铁路全长616千米,其中吉尔吉斯斯坦里程最长,达到341千米。我国和乌国各自负责境内铁路建设,唯有落后贫穷的吉国如何修建铁路成了难题。最终经过三方商定,决定由三国政府共同合资成立的铁路有限公司负责吉国境内的铁路段融资、建设以及运营。
后来方案显示,吉国境内共设有吐尔尕特口岸站、马克马尔换装站等20座车站,设计时速为120千米,项目总投资预计为339亿人民币。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图设计、环评、征地拆迁阶段,预计将在今年7月正式全面动工。
可以畅想下,中吉乌铁路一旦建成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乃至多个中亚、西亚、欧洲国家之间的货运时间和成本都将大幅缩减。
比如中国新疆,此前通过公路运输货物至吉国,不但运输周期漫长,还极易遭受路况、气候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中吉乌铁路通车后,两国货物的运输时长将会缩短一半以上。
而中国的制造业、农业产品和各类能源资源也能更便利的出口至沿线国家。铁路经济能有效带动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提升我们的区域产业竞争力。
从政治角度而言,中吉乌铁路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能大幅提升我国在中亚国家的影响力以及亲和力,日后在国际舞台上也会拥有更强大话语权。
中吉乌铁路工程的好处不仅限于此,它还能实现中亚地区和周边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的协同升级、促进国家之间的能源领域深度合作等等。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个多方利好、合作共赢的项目却在过去耽搁了整整27年之久呢?
问题就出在美俄两国上,首先来谈谈俄罗斯的问题。在1997年中吉乌铁路构想提出之初,该项目便遭到了俄方的强烈反对,俄罗斯的核心矛盾集中在两点:
第一是俄罗斯将中亚视作自家后院,担心中国一旦从中吉乌铁路切入,就会将自身影响力源源不断的扩大至整个中亚西亚地区,从而间接削弱俄罗斯的地区影响力。第二是中吉乌铁路直接绕开了俄罗斯,会削弱俄罗斯的亚欧贸易通道地位。
于是在过去多年间,俄罗斯一直从独联体、集安组织以及欧亚经济共同体等方面入手,试图阻止中吉乌铁路的立项。
坦白说,俄方的阻挠的确取得了极大成效,一直到2022年集安会议期间,吉俄总统历经三十分钟单独会谈,意见终于达成一致,中吉乌铁路才得以正式提上日程。为何普京会突然同意?原因无他,这一年俄罗斯奇袭乌克兰安东诺夫机场失败,俄乌冲突正式爆发。
于是在这一年,中国与中亚五国以迅雷之势提出了“积极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可研工作”,签署了中吉乌铁路合作备忘录。直到2023年,美国又闹出了幺蛾子。
美方的阻挠
2025开年《亚洲时报》发布了一篇文章,内容称如果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及时遏制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发展和布局,那么美国就要被迫接受在俄罗斯、印度以及伊朗的问题上作出让步与妥协。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高达890亿美元,对比之下美国与中亚则只有44亿美元,俄罗斯也因深陷战争泥潭,贸易额下降到了440亿美元。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增强中亚影响力千载难逢的契机,但对于美国而言,这却是无法接受的现实。中吉乌铁路六年建成后,中国必然会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交流,如此一来美海军对中国的马六甲海峡杠杆就失去了效力,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局面。
同时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富饶,中吉乌的建设也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能源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无论地缘政治、经贸交流任何一个角度而言,中吉乌铁路的修建都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于是在2023年5月,美国与中亚五国总统首次召开了“C5+1”对话峰会。
事后报道称,美国可能会采取诋毁铁路建设和项目参与者等一系列措施,来阻止中吉乌铁路的开展。比如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吉国非政府组织去散布提出铁路危害健康、影响居民生活等负面舆论,但事实上这些谣言都是不存在的。
但在这段时期,美国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软性手段进行外交影响力渗透。这在注重实际合作和具体投资的中国面前,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并且美国“C5+1”更多是停留在高层对话上,并未对中亚经济项目作出实际贡献,或者说贡献十分薄弱。
相较之下,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无论是资金、项目规划还是具体实施上,都显然更具备竞争力。美国这段时期的干涉并不会对中吉乌铁路开展造成实质影响。
一直到2月份,中吉乌铁路开工之际,美国却又突然介入,选择砸下30亿美元重金,在吉尔吉斯斯坦修建一条马克马尔至卡拉科尔的铁路项目。该项目将采用PPP模式推进,合作方分别是吉国内阁以及美国全美铁路集团。
令人诧异的是,该贴路作为吉国内部运输通道,但起点却位于马克马尔,这个位置可以直接接入中吉乌铁路。美国突然联合吉国修建铁路,究竟意欲何为?
这要从多方面开始分析,就地缘政治来看,目前世界大国都在积极参与中亚地区的基建建设之中。中亚作为亚欧大陆腹地,是衔接东亚、中东、俄罗斯和南亚的关键区域,也是中欧运输走廊的核心地带。美国在宣布介入中亚基建时,也曾公开表态道:马克马尔至卡拉科尔铁路就是美国中亚铁路网建设的开端。
就吉国本身而言,这也是小国自保的一种方式。吉国引入多方力量来捍卫自身利益,如今国内铁路体系既与俄罗斯保持一致,又切合中吉乌铁路标准,眼下再引入美国资源,周旋于三方之间保持了一种微妙平衡。
美国该铁路修建完成后,既能平衡中国的中亚影响力,越能在中亚地区发展自己的战略布局。但问题是,该铁路投资规模高达30亿美元,且需要吉国进行出资。
吉国2024年财政收入只有46.7亿美元,它真的有能力承担该项目吗?另一个问题是,美国铁路技术如今早已严重落伍,连本国的高铁建设都一拖再拖,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恶劣地形去开发30亿美元铁路基建,美国又真的有能力做到吗?我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