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万宏源研究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陈达飞表示,海外宏观研究的重要性已不再局限于贸易领域,而是涉及全球金融周期和流动性。
2.陈达飞认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金融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
3.此外,陈达飞强调党建文化对个人成长和思维的塑造,通过参与组织生活、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了“金融服务实体”的专业思维。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研究
探索市场脉动,洞悉行业趋势。申万宏源研究特别推出系列访谈——“走近申万宏源研究人“,我们将聚焦所内的杰出分析师,深刻探索他们的从业经历、研究见解,向您展现分析师的多面性,带您走进Ta背后的成长故事。
本期“走近申万宏源研究人”带您了解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陈达飞。
陈达飞,申万宏源研究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流动性。
2017年博士毕业后入职东方证券,从事宏观研究;2022年加入国金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历任海外组组长、宏观首席分析师;2024年8月加入申万宏源研究,任宏观首席分析师、海外组组长。
出版专著:《流动性经济学》(与邵宇合著)、《货币与商业周期》(与韦森等合著)
Q&A 对话陈达飞
01
【从业经历】
您是如何进入海外宏观分析领域的?
这个领域吸引您的点是什么?
这都要归功于特朗普。
在我2017年刚入职场时,海外宏观研究还属“冷门”,但随着2018年中美贸易关系的演变,海外宏观就逐渐变得重要了。至今,其重要性已不再局限于贸易领域。
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之后,在供给侧负向冲击和需求侧正向冲击(货币、财政扩张)共振之下,沉寂多年的通胀卷土重来。这是一次“范式转变”。世界(或暂时)告别了“低利率时代”,进入了“高波动时代”。
基于对货币与商业周期的研究,我较早地意识到,一旦通胀归来,货币政策就变得重要了。所以,早在2020年中,我就将研究领域从中美关系,转向通胀、利率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并在2020年11月就发表了一篇通胀的深度报告《通胀,等风来!》。而后,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一名美联储研究者。在2022年底“转行”卖方研究之前,已基本完成了一本美联储研究的专著(草稿,尚未出版)。当下,美联储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基于对美联储的研究,由点及面,可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美国宏观分析框架。由于美联储是美元流动性的“源头”,联邦基金利率、美债收益率曲线又是全球资产定价的“锚”,故又可以延伸到全球金融周期(及流动性)的研究。
这或许就是海外宏观吸引我的地方吧!像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生物学家探索自然一样,其乐无穷……
02
【专业领域】
您在研究全球宏观领域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或分析框架?
每个研究主题可能都有各自的分析框架,但我的研究“方法论”却是相对固定的,即“事实—理论—历史”的统一。这也是我写作报告的“三要素”:从当下的“事实”出发,提出问题;基于“理论”来理解、诠释事实,探寻相关性、因果性;跨国比较、“历史”比较,检验相关性、因果性的时变特征,进一步加深对“事实”、“相关性”、“因果性”的理解。
所以,我在写作报告的时候,还是遵循着一定的学术规范性,带着“问题意识”,从“特征事实”出发,而后再分析事实、得出结论。
03
【成长经验】
对于想要或者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
他们应该如何准备和提升自己?
首先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研究”,这是将一个职业当作一份事业的前提,也是做好、并享受这份工作的前提,否则很难“活到老、学到老”。经济研究者对于经济现象的热爱,类似于科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热爱,这种热爱会激发出“问题意识”,受好奇心的驱使更能发现价值。
其次,深度思考能力是稀缺的,这来自于个人的知识储备。我一直很感恩初入职场的前5年时间。那5年里,在写作兴趣的驱使下,读了一些书(不限于经济类),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为此后的市场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第三,与AI的交互能力是必需的。如何利用各类AI工具提高研究效率,已经成为刚需,重要性等价于Office办公软件。
04
【业余生活】
工作之余您有什么爱好或休闲方式吗?
我工作之余的时间基本分配给了阅读、旅游、跑步、网球和滑雪。不过,来卖方后,阅读方式有些变化,以前基本都是精读,现在是精读+泛读。网球和滑雪都是新培养的兴趣爱好。
05
【行业见解】
从个人体会而言,您认为金融能够带给实体怎样的影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定位。在宏观分析中,常用实体、虚拟两分法,例如在“脱虚向实”、“脱实向虚”的提法中,虚拟指的就是“(泛)金融”。这样的提法凸显了金融与实体的“对立性”,但忽略了“统一性”。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中,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也是题中之意。
短周期或中周期角度看,金融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阶段,金融的顺周期性在延长经济的扩张期,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伴随着过度投资、以及金融资产的泡沫化,进而增加了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一旦经济进入下行期,金融的顺周期性可能会转变为衰退、甚至是萧条的动因。所以,政策如何调和“动物精神”就变得至关重要。
长周期角度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到科学技术再到创新的过程中,金融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在金融内部也是有分工的,在基础研究环节,政府和大型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创新的后端,PE/VC(一级)、资本市场(二级)的作用就会越来越显著——二级市场能给什么样的估值,直接影响着一级资本的活跃度和科技创新的扩散。
06
【党建文化】
作为一家国有金融企业,申万宏源研究的党建文化对您个人成长有什么影响?
申万宏源研究从顶层设计上就将党建文化与专业研究、客户服务等工作结合了起来,探索出了独具行业特色的“党建+研究”、“党建+共建”的双轮驱动模式,对个人的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深刻感受到党建文化对个人成长和思维的塑造,通过参与组织生活、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了“金融服务实体”的专业思维;作为一名海外宏观研究者,只有不断地加强党建文化的学习,才能准确和动态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判断,才能在研究中客观冷静地解构“事实”。正如罗素所说,“这个世界没有真相,只有视角”。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万宏源研究”)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其他任何以申万宏源研究名义注册的,或含有“申万宏源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申万宏源研究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仅面向申万宏源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以下简称“可接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的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自行评估接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的适当性,申万宏源研究不因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可接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的投资者。
本订阅号不是申万宏源研究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均基于申万宏源研究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进行编写,相关研究观点均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前提条件以及模型构建,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研究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申万宏源研究http://www.swsresearch.com网站设定权限刊载的完整报告为准。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证券或证券相关产品的业绩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发布日后推送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申万宏源研究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涉及的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均基于特定的假设、特定的评级体系、相对的市场基准指数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并非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具体买卖时点、买卖价格等的操作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相关产品推荐。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供参考,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任何订阅人均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
申万宏源研究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申万宏源研究不对任何订阅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申万宏源研究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任何订阅人、其他机构或个人未经申万宏源研究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翻版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否则均属于违法行为。如因侵权行为给申万宏源研究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申万宏源研究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