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睡眠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郭春莉详解睡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常见睡眠问题。
2.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大脑发育、能量保存;清除废物,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强免疫、情绪调节、预防疾病等。
3.影响睡眠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疾病因素和遗传因素。
4.熬夜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如肝血不足、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脱发等问题,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降低抵抗力。
5.通过饮食调理、穴位按摩、运动调理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等方法,有助于改善睡眠。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睡眠,是人们每天都要经历的“小旅行”,它不仅仅是休息,更是健康的基石。然而,在现代社会,熬夜、失眠等问题却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让这场“小旅行”变得不再轻松。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郭春莉为你详解,那些关于睡眠的问题。
Q:睡眠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A:睡眠占据人生约三分之一时间,对健康意义非凡。睡眠分为两种状态:浅睡和深睡,而浅睡又分为三个阶段,随着睡眠的加深,人们的身体会逐渐放松,心率和血压也会下降,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帮助恢复身体状态。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大脑发育、能量保存;清除废物,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强免疫、情绪调节、预防疾病等。
Q:临床常见的睡眠问题有哪些?
A:临床中常见的睡眠问题有失眠、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嗜睡症、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
Q: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哪些?
A: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排除“再熬一会儿”“舍不得睡”“明天开始早睡”这样的人为因素外,环境因素,比如噪音、光线和温度;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生活习惯,如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喝咖啡或酒精,作息不规律等有可能影响睡眠。此外,疾病因素、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睡眠。
Q:熬夜对身体和睡眠会造成怎样的损害?
A:中医认为,夜间是身体修复的关键时间,肝脏尤其需要在该时间段进行修复和滋养,而熬夜会打乱这个过程,导致肝血不足,引发失眠、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脱发等问题。熬夜还会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熬夜会抑制阳气的生发,导致人们第二天精神不振、疲劳乏力。此外,熬夜还会降低人的身体抵抗力,让人更容易感冒,甚至诱发一些慢性疾病。
Q:熬夜人群如何通过饮食调理减少不良影响?
A:熬夜后,身体容易出现眼干眼涩、头晕等肝血不足的情况,因此饮食应以滋阴养血、清肝明目为主。可以多吃一些滋阴养血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枸杞和黑芝麻。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可以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茯苓和薏米,帮助身体恢复。推荐吃银耳莲子羹、菊花枸杞茶和山药薏米粥等简单的食疗方,既美味又养生。
Q:如何通过穴位按摩缓解不适?
A:可以通过4个穴位按摩缓解熬夜带来的不适。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缓解情绪烦躁、头痛头晕;三阴交穴,可以滋阴养血,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神门穴,可以宁心安神,缓解失眠和心悸。以上3个穴位可以用拇指按压,每次35分钟,感到酸胀即可。此外,轻轻叩击百会穴可以升阳提神,缓解熬夜后的头晕和乏力,每次叩击35分钟。
Q:熬夜后可以通过运动调理身体吗?
A:熬夜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但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活动,如散步、瑜伽或太极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动作简单,适合在办公室或家中练习,帮助调理气血。
Q:如何保持良好的睡眠?
A:保持良好的睡眠需要三大法宝,即规律作息、控制光源和营造适合的睡眠环境。
规律作息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自然节律,提升睡眠质量。光线对睡眠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蓝光,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入睡,建议睡前20分钟调暗光线,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此外,单一的大脑频率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入眠,建议睡前不看短视频,稳定情绪,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Q:有哪些对睡眠有益的中医小窍门?
晚餐清淡,避免过饱。建议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蔬菜、鱼类,避免过量进食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泡脚,缓解疲劳。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帮助入睡,注意泡脚水温控制在40℃左右,时长在15-20分钟,还可加入艾叶、生姜等药材。
可以饮用以下助眠茶饮。
酸枣仁百合茶
材料:酸枣仁20克,百合15克。
做法:将酸枣仁和百合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养心安神,改善失眠。
桂圆红枣汤
材料:桂圆10克,红枣5枚,枸杞10克。
做法:将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莲子百合粥
材料:莲子20克,百合2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材料洗净,加水煮成粥,晚餐食用。
功效:滋阴养心,改善睡眠。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