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河南息县:“沟渠联通” 畅活水 振兴乡村添动能

央广网信阳3月21日消息(记者 彭华)“以前农田的沟渠又堵又臭,旱了浇不上水,涝了排不出去,庄稼收成大受影响。现在可不一样了。”3月20日,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孙庙乡段庄村村民赵大爷感慨地说。孙庙乡地处豫南平原腹地,作为典型的农业乡镇,过去部分农田沟渠淤塞、水系不畅,旱季灌溉难、雨季排涝慢,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图片

疏通沟渠(央广网发 息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

疏通沟渠(央广网发 息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破解这一困局,孙庙乡立足实际,统筹资源,以“沟渠联通”工程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沟渠整治工作,同时创新采用“钩机开道+人工精修”模式,致力于疏通田间的“毛细血管”,打通农田水利的“最后一公里”。

在工程推进过程中,钩机发挥了攻坚主力作用。针对主干沟渠淤积严重、土方量大的区域,乡党委迅速调集挖掘机、清淤机等机械力量,快速完成河道拓宽、淤泥清理等基础作业,大大缩短了工期,显著提升了工程效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孙庙乡组织村民对沟渠边坡进行平整加固,对田边支渠、地头毛渠开展人工修整。村民们因地制宜,根据农田布局精准调整沟渠走向,不仅保障了输水排涝功能,还最大程度减少了耕地占用,让沟渠与农田完美适配。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该县形成了干群合力、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乡党委积极牵头协调各方事务,村干部带头参与工程劳动,广大群众也自发投工投劳。这种“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协作机制,既节约了工程成本,又极大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大家对家乡建设充满热情。

通过“沟渠联通”工程的扎实推进,孙庙乡收获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水系方面,累计疏通主干渠35公里、支渠87公里,惠及农田达5000余亩,灌溉效率大幅提升,排涝能力显著增强,保障了农田用水的稳定;生态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沟渠水体循环恢复,岸边植绿护坡,曾经的“断头渠”“臭水沟”摇身一变,成为风景优美的“清水廊道”,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更是势头强劲,农田抗灾能力显著提升,水稻、小麦等主要作物稳产高产,特色果蔬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水动能”。

展望未来,孙庙乡将持续深化“沟渠联通”工程,推动水利设施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打造深度融合,让汩汩清流润泽万亩良田,以水脉畅通助力产业兴旺,奋力书写新时代“沃野千里、沟渠如网”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