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
反诈宣防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可谁能想到
有人竟胆大包天
冒充警察与他人谈恋爱
真可谓反面诠释热门网络用语
出门在外
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近日
启东警方接到群众报警
称在某社区附近有人冒充警察招摇撞骗
接到报警后
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
经询问
该男子自称是
“外地某市北大街派出所”工作人员
民警随即要求其出示相关证件
该男子表示并未随身携带工作证
后将其传唤至派出所
进一步核实身份
经查,苏某曾就职于外地某市法院
于2025年初辞职
2024年其在法院工作期间
与我市居民M某通过网络相识
后二人确认为男女朋友关系
交往过程中
苏某多次身穿制服与M某视频聊天
谎称自己为某市公安局民警
该冒充警察行为持续至今
“网恋”要“奔现”见家长了!
苏某来到启东后
通过网络招聘一名无业男子饰演其父亲
好嘛,工作身份是假的!
爸爸也是假的!
3月7日
苏某带领该男子
与M某及家人见面
见面后谎称其所谓的“父亲”
为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倘若没有发现他的假身份
下一步
是不是会骗婚骗财
目前
苏某因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
已被启东警方依法拘留
“
套路
解析
1. 身份伪装:诈骗者冒充军人或警察,利用这些职业的高信任度获取受害者信任,使用虚假证件和制服照片,甚至伪造社交媒体账号,增强可信度。
2. 情感操控:通过频繁联系和甜言蜜语迅速拉近与受害者的距离。编造各种理由,如项目资金、购买军需品、共同理财投资等,要求受害者转账。
3. 经济诈骗:初期以小额借款试探,逐步增加金额。一旦受害者信任加深,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大额转账。
4. 心理操控:利用受害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迫使其不断提供资金。部分诈骗者会威胁曝光关系或采取法律行动,迫使受害者继续转账。
“
警方提示
不要在网络上盲目交友,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在涉及金钱的问题上,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更不要轻易给对方打款转账。如发现自己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
来源:启东公安微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