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7

评论

10

2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说好的“适时降准降息”,LPR为何“按兵不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吉文磊

图片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已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与上月持平。

LPR是各家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定价的重要参考标准。比如我们房贷利率,就是在5年期LPR基础上加减点数得来的。

与LPR为维持不变形成对比的,是官方表态。今年以来,央行在多次会议上提到“择机降息降准”,释放出强烈的降息信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

看似反差的背后有怎样的考量?

01

经济发展的“助燃器”

如果把经济发展比作一盘棋局,那货币政策就是这盘棋局中的关键落子。其风格取向不仅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也影响着民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4年以来,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在此背景下,去年12月,中央时隔14年再度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准和降息,正是货币宽松政策下的两个“大招”。

所谓降准,指的是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就可“0成本”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规模;降息,即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这样就可减少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

降准和降息对企业和居民有啥影响呢?

理论上看,市场上的资金变多了,大家借钱就更容易点。企业更愿意购买设备、招聘人才、研发新产品,以扩大再生产;对居民而言,申请房贷、车贷时利率更低,消费意愿也会更强。

可以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日子里,降准降息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堪比经济发展的“助燃器”。2024年,央行分两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年期LPR也分三次不同程度累计调低至3.1%。这些金融政策的落地,为2024年我国实现经济增长5%提供重要支撑。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降准降息顺应了市场关切,众望所归。不过和前几次不同,眼下,市场对降准降息的期待显得更为迫切——一个新情况是,年初至今,市场出现了资金面偏紧的态势。

单从需求端分析,背后有两大原因:前2个月,各地政府计划发行1.69万亿元债券,超历史纪录,这部分“吸走”了不少银行资金;另外,银行一直有“信贷开门红”的传统,年初,不少资金被集中使用,导致供需失衡。

时间来到3月,资金趋紧的局面有所缓解,但谈不上乐观。这里的原因也挺复杂。比如当前正处于税期,企业需将资金从银行账户转移到国库;对银行而言,临近跨季,为应对考核,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应对监管要求,此外,3月MLF(中期借贷便利工具)到期,也得偿还这些资金。以上种种,抽掉了银行不少流动性。

说到这,关键问题来了: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时刻,市场需求又比较急迫,央行咋就对降息“不为所动”呢?

02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前文所言,实施货币政策就像在下棋,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不动,而是何时落子很有讲究。

比如,得考虑对汇率的影响。

这里说的汇率,指的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0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与之前保持一致。

你不动,我也不动,双方达成“默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LPR已处历史低位,若继续下调可能加速人民币贬值,扩大中美利差,最终导致资本流出,这是谁也不愿见到的结果。

银行的接受度也是重要考量。

去年以来,随着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不断增大。要知道,商业银行本质是企业,其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利息收入,若继续调低LPR,贷款业务就赚不到钱了,这可能导致银行机构“不买账”,减少放贷业务。

因此,LPR连续5个月没动静,是央行基于多方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而根据目前市场反馈看,“意料之中”“符合预期”占大多数看法。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有人会担心,短期内,降息没空间、没必要,那充裕市场资金是不是就无解了?

答案是否定的。别忘了,我们还有另一个大招——降准。央行行长在此前的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就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仍有下行空间。

有业内人士据此和历史经验认为,降准可能比降息更早落地。

这一观点受到不少认可。毕竟,相较于直接降低LPR,“降准”具有“四两拨千斤”功效,它是通过增加银行可自由支配资金,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的。

换句话说,降准是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直接降低市场利率,从而实现“0成本”的真正降息。

到底谁先落地,我们拭目以待。不过市场可以放心的是,下调政策利率一定是今年的大方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要“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央行也数次表示,会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至于未来何时下调LPR,应该不必等很久。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等一致认为,综合判断二季度降息窗口有可能打开,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