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美文丨春去春又回

阳春三月,院子里的桃花迎着明媚的阳光,悄无声息地簇拥在枝头上。“如果俞奶奶还健在,看到这院里的桃花,不知该多开心。”今年76岁的邻居王大妈触景生情地说。


提起俞奶奶,庄上的村民们无人不晓。“俞奶奶命苦呢,男人20多岁去了台湾,一去就是近40年。”母亲说,为了男人和孩子,她坚守了一辈子,真不容易。


俞奶奶是淮安人,20岁那年嫁给了西安丰镇的俞爹爹。俞爹爹家姊妹多,结婚才一个月,公公婆婆就把他们分了家,守着三间破旧的房子,俞奶奶一连生了一儿一女。在解放初期,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俞爹爹随村里的人外出打工,一去就是40年。


俞爹爹走后的头两年,村里的人陆续回来,唯独不见俞爹爹的踪影。有人说,俞爹爹已客死他乡,也有的人说,他早已去了台湾,但不管人们多么猜疑,就是听不到俞爹爹的音讯。有人劝俞奶奶改嫁,没有了男人,又拖儿带女,这寡守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俞奶奶也动过改嫁的念头,但最终她没有走。她说,儿女们跟着她改嫁后会受罪,说不定哪一天,俞爹爹发了大财回来。靠着这个念头支撑着,俞奶奶带着儿女们顽强地生活着。


为了生活,俞奶奶在兴安桥头开了个小店,在门口还摆放了一台缝纫机,接手一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种了4亩多责任田。农闲时,她还跟着村里男人们到南窑砖瓦厂搬砖头、拖板车,虽然累得腰直不起来,但看着懂事的儿女们一天天长大,俞奶奶常常露出舒心的微笑。


1990年10月,县里的同志突然来到俞奶奶家,说要接俞奶奶到城里,说她丈夫回来了。那一刻,俞奶奶不知所措,突然一阵天眩地转,昏倒在地。当人们七手八脚把她救起,俞奶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喜极而泣,多少年的心酸和守望,如倾泻而下的山洪,在这一刻暴发。


图片

原来,俞爹爹从台湾回来了,随着两岸的开通,当年随部队去台湾的俞爹爹相隔几十年后第一次回到了宝应。“你们在屋外等一下,我要打扮打扮。”俞奶奶对县里的干部说,已60多岁的俞奶奶,照着镜子,从箱底下取出结婚时穿的衣服,心里扑通扑通,就像年轻时嫁给俞爹爹一样,羞涩而脸红。


第二天,在小院里桃树下,俞爹爹依偎在俞奶奶身旁,他们一边轻轻呢喃,一边相视而笑,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原来,俞爹爹离家打工时,半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没过两个月,随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他先后当过厨师,干过门卫,一直再没有结婚,盼望着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回到俞奶奶身边。


“只要你在,我在,孩子在,我们的幸福就在。”听着门口河边芦苇的“沙沙”声,看着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俞爹爹对俞奶奶说:没想到,我这一走就是半辈子,让你辛苦了,今后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探亲的日子很快过去,俞爹爹怀揣着家乡的水晶产品和一包黄土,再次踏上回台湾的路,看着渐行渐远的心爱人,俞奶奶心如刀绞,老泪夺眶而出。她想,台湾何时能回到大陆怀抱,又何时能与心爱人长相伴?


又是一年的春天,俞奶奶的肺癌一天比一天严重,她躺在病床上,时不时呼唤着俞爹爹的名字,儿女们整日整夜陪伴在母亲身边。恍惚中,俞奶奶仿佛看见俞爹爹向她走来,一步、二步、三步……当她伸出双臂去拥抱时,双手却无力地垂了下来,再也没有抬起来。


等俞爹爹接到噩耗赶到宝应时,俞奶奶却先他一步走了,看着俞奶奶的遗照,俞爹爹的腰更驼了,白头发又添了许多。他记得那个春天,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俞奶奶为他一针一线纳鞋底;他记得那个春天,他们一前一后抬着水桶行走在贫瘠的乡间小道;他也记得那个春天,俞奶奶给他寄去儿女的照片和一瓣春天的花朵……


春去春又回。俞爹爹老泪纵横地站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小院里,看着挂满枝头的桃树花瓣,他打开了南北通透的窗户,好让这温暖的春风穿堂而过。




宝应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宝应文苑 作者:梁永富

编辑:华 丽

审核:杜 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正常人的智商范围在85~115,你的智商在正常水平吗?测一测
广告千映智智商测试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