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3月21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实习记者田佳苗 陆晓)近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三家村“鱼菜综合种养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内,循环水养殖池中鲈鱼游弋,温室大棚里果蔬吐翠,一派生机盎然。这座占地107亩的基地通过“养鱼不换水、种菜有肥施”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水资源利用率超95%,年产值突破2300万元,成为山西农业转型的绿色名片。
工作人员正喂养锦鲤(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
“鱼菜共生不是简单的水产加种植,而是用科技让资源‘活’起来。”太原泷山水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程健指着巨型养殖池介绍,养殖尾水经过物理净化,转化为蔬菜的天然营养液,单池每年可产出两至三批鲈鱼,每批产量超2000公斤。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家村人,程健感慨道:“过去村里运输全靠泥巴路,运输不畅,2018年政府修通硬化路后,我们的鲈鱼和有机菜不仅卖遍太原,还通过冷链直达西安、武汉甚至广州,销售渠道越来越广泛。”
工作人员正检查蔬菜长势(央广网实习记者 田佳苗 摄)
在三家村整齐排列的15座钢架大棚内,鱼菜综合种养形成了绿色农业的闭环发展。村党支部书记白庆丰算起“生态账”:“村集体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引导村民以资金、劳力入股,去年带动60多人就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他透露,三家村还积极开发观光采摘、亲子研学等农旅项目,打造“三生融合”的美丽乡村。
整齐排列的15座钢架大棚(央广网实习记者 陆晓 摄)
如今,三家村的“无抗鱼”和“有机菜”通过平整宽阔的农村公路销往全国。望着连片大棚,白庆丰信心十足,“鱼菜共生串起了生态链和致富链,未来我们要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端稳‘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