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欢 通讯员 刘芬 曹艳
掌上咸宁报道
“池塘修好了,护栏装上了,家门口环境越来越美了……”3月13日,望着刚刚修整一新的“门口塘”,咸安区贺胜桥镇万秀村16组张罗堡村民石深兴乐呵道。
从村口走进张家堡,一口池塘很快映入眼帘,周遭一圈围着崭新的石砌护栏。村民们说,这口塘是村组里唯一的“门口塘”,曾经荒废多年,塘底多处渗漏,旱期时无法蓄水。由于水塘周边无围栏,以前,大家都很少到这边来。
在去年8月的一次屋场会上,张罗堡村湾村民反映,家门口的池塘长期无人管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必须重新修整池塘!”听着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诉求,既是组长又是“桂乡管家”的石军当即与大伙商议,火速开启“修塘”行动。
在村民集思广益、村党总支的积极支持下,石军成功对接咸安区农业农村局,争取到了修缮项目资金,于2024年12月完成了塘泥清淤、筑堤、塘底管道安装及四周环形路整修硬化。
2025年春节期间,村湾外出的人们返乡,平日里沉寂的乡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在村湾散步的石军,看到“门口塘”不时有小孩围在边上玩耍。
“为了村民们的安全,要抓紧修筑水塘防护栏。”石军思忖道。春节过后,他多方筹措资金资源,最终向咸安区经发集团争取了1万3千余元的建设资金。与此同时,组内村民也纷纷为修筑水塘护栏助力。
今年3月初,池塘四周修建起了石砌混凝土浇筑的新护栏。石军没有闲着,又琢磨着美化池塘周边环境,自掏腰包买来黄栀子、小叶黄杨等苗木,动员村湾党员群众将苗木栽种在水塘四周。
如今,张罗堡的“门口塘”焕然一新,不仅解决了蓄水问题,也为村湾增添了一处别样的风景。这一切,石军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说:“大家信任我才会向我反映问题,我不能辜负村民的期待。”
据介绍,自咸安区开展“桂乡管家”聚力基层治理以来,万秀村常态化组织“桂乡管家”、党员志愿者深入一线,充分听取群众意愿诉求,解决群众反馈问题,让群众看到了新变化、获得了真实惠。今年来,该村已开展入户走访、屋场会6次。
责编:聂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