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2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面临能源转型十字路口 东莞加油站何去何从?

近年来,东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充电桩建设虽有所加快,但仍难以满足需求。面对需求,将传统加油站升级为集加油、充电、休息、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加能站,成为加油站转型的选择。然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329座加油站(不含高速公路)成功转型为综合加能站的仅占8%,逾九成的加油站经营依然以“加油+非油服务”为主。

当前,能源发展呈现“油”退“电”进的趋势。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有不少人好奇:为何加油站转型升级为加油和充电综合加能站的意愿并不强烈?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加油站转型为综合加能站面临着多重挑战。从表面上看,安全、资金、用地及市场需求是阻碍升级的主要因素。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涉及投资回报周期长、市场准入门槛高、固有观念等。对此,东莞市政协委员康传义建议,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提供建设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同时简化审批流程,加速复合站点建设。

大部分加油站未设置充电桩

近日,记者走访东莞莞城、东城、万江等区域,多数加油站仍以加油为主,并未增设充电桩等设施,不少加油站出于安全、场地等原因,目前并未有将加油站扩充为加油充电一体化的综合加能站的打算。记者又电话咨询伟业石油、中国海油、东莞能源等大型加油企业的东莞客服,其中只有伟业石油与东莞能源各有1家加油站设置充电桩。

18日9时30分许,在东城高途能源主山加油站,记者看到,该加油站宽敞气派,除了加油外,还免费为前来加油的车主提供精洗、打蜡等服务。“我们加油站不能充电,因为会不安全。”多位高途能源主山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加油站目前并未增设充电设施,而是致力于通过高品质的非油增值服务吸引燃油车主。记者走访发现,站内大部分场地已被手工精洗区、超市等非油服务区占据,尽管加油区车辆不多,但特色服务的吸引使得进出车辆频繁。

无独有偶,在另一家加油站,加油站工作人员说,加油站旁边居民区的业主担心加油和充电放在一起,会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居民反对在楼下加油站安装充电桩。

还有一些加油站则表示因用地限制,无法增设充电站。在东莞能源东城岗贝加油站,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增设充电桩需扩建场地,而站场用地并不属于他们,所以暂时没有升级为充电综合站的打算。

图片

大型综合加能站受新能源车主欢迎

东莞一些加油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满足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将原加油站升级为加油、充电合一的综合加能站。公开信息显示,东莞全市共有329座加油站,其中仅有3座加油站已升级为综合加能站,分别为虎门镇捷东加油站、洪梅镇伟业匠心加油站、东城主山加能站。记者走访获悉,目前虎门捷东加油站的充电桩因故已停用,另外两家加油站充电桩正常运营。

18日,记者来到某加油站,远远就看到原加油站的标语增加“充电”二字。充电区共设有20个充电桩,共40个车位,其中包括2个超充桩,充电2小时可享免费停车,后每1小时5元。此外,充电区还设有车主休息区和卫生间,提供免费饮水、手机充电等服务。

记者在该加油站对比充电和加油区车流量,同样时间段,充电车辆进出数量明显多于加油车辆2-3倍。网约车车主刘先生是第一次到该综合加能站充电。他告诉记者,他很少看到东莞加油充电一体化的站场,他觉得建设综合加能站能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很大方便,“加油站一般位置很明显,有了可充电的加油站,车主不用再拿着手机,绕来绕去地找充电站了。”同样,来自东莞虎门的周先生也非常欢迎综合加能站的建设。他驾驶的是台混动小汽车,平时非常希望在加完油后能够把电也充满。而且,加油站“多合一”后,新能源车主在加能站的停留时间更长,可以共享加油站原有的便利店、休息区等设施,给业主带来更多便利和服务。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和消费者关切,在充电领域加速布局,充电站运营网络迅速铺开。”该加油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站内的充电区原为闲置用地,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严格验收后,于前年投运。“目前来看,社会反响良好,深受新能源车主,尤其是网约车车主的欢迎。”该负责人表示,运营一年半以来,前来充电的车主络绎不绝。

深层原因:

供需矛盾突出,多因素造成建设动力弱

权威数据显示,东莞全市已累计建成充电桩约9.5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2.5万个。然而,与32.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比,桩车比约为1:13,远低于广东省“十四五”规划提出的1:6.4的目标,明显滞后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在全市329座非高速公路加油站中,综合加能站仅占8%,公共充电桩数量更为稀缺,供需矛盾严峻。面对巨大市场需求,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的动力却不足。记者走访获悉,投资回报周期长、市场准入严格等是制约加油站升级的深层次因素。

一位在东莞能源行业从事十多年的知情人士透露,为管控加油站增设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风险,国家、省、市层面已出台8项关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5项以GB开头的国家标准。“只要按照国标开建,安全风险完全可控,而且全国目前也未发生一起因充电设施引发的加油站安全事故。”至于场地问题,则相对易于解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加油站缩小规模乃至关停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报告称,预计未来五年内将有2万座加油站消失。在此背景下,缩小加油站规模、扩大充电站规模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油”退“电”进的转换中,将原有部分加油场地改造为充电区,即可有效解决充电站的场地需求问题。

“目前,限制综合加能站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其一就是投资大,回报慢。”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市场价计,每个充电桩的建设成本高达8万-10万元,而一台变压器可供应8个充电桩,总计需投入80万元。扣除维护、电费等成本,如果没有政策补贴的话,至少需要3-5年才能回收成本。而像带有20个桩的大型充电站则需要10年才能回收。其次则是市场准入门槛太苛刻。以东莞市为例,根据《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加油站内设置汽车充电桩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加油站内设置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原则上不应超过2台,这远远无法满足客户的充电需求,导致许多加油站对升级持观望态度。

更重要的是,充电桩工程报批和验收涉及部门众多,流程繁琐,也是许多加油站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从立项,报批,过程监管,验收和投运,至少要跑发改、应急、城管以及当地村(社区)等方面。”据一家成功升级为加能站的加油站负责人称,由于东莞尚未有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事办理窗口,建设综合加能站涉及多部门审批,“一个项目批下来,最少半年时间,其中一半的精力在跑部门。”

此外,大部分综合加能站,充电设施“白天闲置、夜晚爆满”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占位纠纷频发,让运营方管理难度加大,同时也给充电车主带来了不便,影响了车主的充电体验和综合加能站的有效利用率。

委员献策:

转型既是课题更需观念更新和创新


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事关民生出行,引起东莞市政协委员的关注。东莞市政协委员康传义因频繁出差,常乘坐网约车出行。在与网约车司机的交谈中,他了解到多数新能源车主因没有自有车位而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大多依赖公共充电桩充电。司机们纷纷提出疑问:现在很多加油站生意不好却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什么不能将加油站改造为集加油与充电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加能站?

图片

司机的疑惑激发了康传义对加油站转型升级问题的关注热情。经过深入调研与资料收集,他在今年东莞市两会期间提交了题为《关于推动加油站与充电桩复合站点优化升级的建议》的提案。该提案回应当前加油站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挑战。

19日,康传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加油站转型升级是政府与企业面临的课题,更需双方观念的更新与创新。政府首要考虑安全因素,而石油企业则习惯于传统运营模式,这既源于长期形成的惯性,也受限于固有思维。改变需要时间,也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宣传引导。

对于复合站点的优化升级,康传义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优化布局设计,降低建设成本,解决场地与资金问题。通过利用边角地、实施立体化布置,缩短变压器与充电堆距离至50米内,降低电缆成本50%;并试点可拆卸式充电桩,以适应加油站动态需求。其次,推动多元化发展,构建“充电+”综合服务体系,在充电区增设便民设施,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同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推动智能化场景应用与差异化发展,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针对安全问题,康传义强调应创新“油电复合”安全标准体系,明确安全间距与技术要求,并建议政府加强政策扶持,提供建设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同时简化审批流程,加速复合站点建设。经过综合施策,康传义希望到2027年,东莞能有30%的加油站(约100座)升级为复合能源站,带动相关产业链投资超50亿元,助力东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的重要枢纽。

文、图 | 记者 秦小辉 实习生 陈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328只股票诊断结果已更新,输入代码,查看你的股票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