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种棵紫薇树,家中和睦人长寿。”在滁州市琅琊区紫薇社区,这句民谚被赋予了新内涵。作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安徽省文明社区”,紫薇社区以党建为针、服务为线,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用精细化治理串联起居民的幸福生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一老一小”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主线,通过多元服务筑牢民生保障网,探索出一条“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安全守护:织密“一老一小”防护网
紫薇社区针对老年群体居家安全隐患多、应急能力薄弱的特点,创新构建“多元共治”消防新格局。通过推行“五个一”模式(消防体验馆、微型消防站、综合治理办公室、宣传长廊、网格员入户),每月组织消防主题活动,并联合琅琊区消防救援局开展“暖心助老消防先行”安全实训课,指导老人掌握烟雾逃生、灭火器使用等技能。针对独居老人,社区常态化开展“敲门守护行动”,上门排查电路老化等隐患,并联合退役军人志愿队实施“百日夜巡”,累计安全巡查50余次,切实保障老年群体居住安全。
文化浸润:传承与成长的双向奔赴
社区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打造文化品牌活动。春节期间,组织书法爱好者书写廉洁主题春联,同步开展反诈宣传,实现“文化+安全”双效融合;元宵节推出“汉服游园会”,孩子们通过猜灯谜、做花灯感受传统文化,老年文艺团队则以戏曲联唱展现“老有所乐”风采。此外,社区依托“薇薇学堂”开展寒暑期托管服务,开设非遗手作、滁州人文等课程,并联合滁州学院志愿者提供课业辅导,形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品牌。
便民服务: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紫薇社区聚焦居民实际需求,通过“居民协商议事会”确定改造方案,新增健身器材、文化长廊、休憩空间等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并投资150万元建设中央老年食堂,为独居老人提供助餐服务,辐射覆盖全社区。针对儿童,社区建成篮球场、舞蹈室等文体空间,组建多支居民运动队,并通过“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帮助家长实现家门口就业,缓解育儿压力。
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以“紫薇花开”党建品牌为引领,社区深化“党建+志愿”模式,联合共建单位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环境整治等活动。例如,“学雷锋日”期间,清流医院为老年人免费体检,党员志愿者入户检修电路、倾听需求;通过“微心愿”平台,精准对接“一老一小”诉求,解决实际问题50余项,形成“群众许愿—社区派单—党员领单”的闭环服务机制。
长效机制:智慧赋能与多元联动
社区创新“五社联动”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社区志愿者),整合非公企业、社会团体等资源,提供医、食、娱等近百项服务。同时探索智慧养老模式,计划引入“互联网+居家养老”技术,优化“红领巾学堂”课程体系,并推动“以老带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代际互助新格局。
从消防安全的“硬保障”到文化浸润的“软关怀”,从便民设施的“微更新”到长效服务的“深耕耘”,紫薇社区以“一老一小”为纽带,将民生工程转化为民心工程。这里的长者安享银龄,孩童乐学成长,共同绘就了一幅“朝夕美好”的幸福画卷,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样本。(刁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