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岁的国际奥委会执委柯丝蒂·考文垂在3月21日的凌晨当选为第十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2.考文垂的竞选主张包括让运动员从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计划、媒体版权持有者、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中受益,以及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3.然而,考文垂的当选将面临诸多挑战,如国际环境的不平静、洛杉矶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奥运会和IOC的未来发展。
4.与此同时,考文垂被认为可能会在中美之间被迫选边站,这将对中国的国际体育事务产生影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就在今天,也就是北京时间3月21日的凌晨,在希腊纳瓦里诺海岸度假村内举行的国际奥委会(IOC)第144次全会中,41岁的国际奥委会执委柯丝蒂·考文垂当选第十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一、考文垂是谁?
柯丝蒂·考文垂来自津巴布韦,是该国、甚至非洲历史上最伟大的游泳运动员,曾经夺得过7枚奥运会游泳奖牌,其中包括一枚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200米女子仰泳金牌和一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00米女子仰泳金牌,她也是继巴赫之后第二位拥有奥运会金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她曾经担任过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并在退役之后,先后担任过津巴布韦体育、娱乐和文艺部部长、国际奥委会委员,以及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现任)。
与此同时,她还负责过一些具体的事务,比如担任过国际奥委会达喀尔青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和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
二、她的竞选主张是什么?
两个月前在瑞士洛桑的IOC全会中,考文垂面向全体委员做出了自己的闭门陈述,其核心主张有三点:
第一、让运动员从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计划、媒体版权持有者、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中受益,并进一步推进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
第二、让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奥运会、奥运资格赛、电竞奥运会等赛事中更充分地发挥专业作用,一方面提升赛事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让联合会从中获益。
第三、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使奥运会能够触及更广泛和更多样化的观众。
三、耐人寻味的投票结果
考文垂虽然事先被媒体认为是当选热门之一,但真正看好她的并不算多,此前大多数媒体普遍认为新一任的IOC主席将会在68岁的英国人萨巴斯蒂安-科与65岁的小萨马兰奇之间诞生。
比起考文垂四平八稳到几乎毫无特色的竞选主张,年龄最大的萨巴斯蒂安-科几乎是最为激烈的“改革派”。在国际田联主政的成功经验让他充满了自信,直接提出了“向奥运选手发放奖金,共同分享商业回报”的激进策略。
而小萨马兰奇则是继承了乃父的务实传统,提出了“优化申办流程”、“灵活调整奥运时间”、“引入新兴技术提升观赛体验”等更为针对具体问题的策略。
至于大卫·拉帕尔蒂安(法国)、约翰·埃利亚施(瑞典/英国)、渡边守成(日本)和费萨尔·侯赛因(约旦)这其余四位候选人,因为缺乏更广泛的支持者,基本可以被确认为是此次竞选当中的陪跑人。
在这一次全会召开之前,尽管不少媒体认为会有多轮投票,但来自中国的奥委会委员于再清却对央视表示,很有可能在第一轮就会有人胜出。
果然,在第一轮投票结束之后,柯斯蒂-考文垂获得了49票——这是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票数,刚好是全部选票的一半又多一票,如果她少得一票,选举就会进入第二轮。
小萨马兰奇获得了28票,塞巴斯蒂安-科仅仅获得了8票,大卫·拉帕尔蒂安和渡边守成各自获得了4票,费萨尔·侯赛因与约翰·埃利亚施各自获得了2票。
四、为什么是考文垂?
首先,是因为塞巴斯蒂安-科的“必须出局”。
考文垂的成功当选,与塞巴斯蒂安-科的惨败基本是两相映照——尽管塞巴斯蒂安-科爵士多次对记者表示,“自己倾听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改革需求”,但很显然,至少在更为上层的亲密圈子里,IOC对于激烈的改革并不感兴趣,或者说,让IOC“和运动员共享商业收益”这个提案,必须出局。
毕竟现在奥运会的收入虽然越来越多,但却赶不上支出的膨胀,如果还要把收益的大头拿出来与运动员共享,就只能想方设法开源节流。
当然,节流是不可能节流的,而开源的话,又势必需要让奥运会变得更为商业化,这就触动了许多IOC里保守派的神经。
而且,塞巴斯蒂安-科已经是68岁的高龄,这也让不少投票者对他持有疑虑——毕竟国际奥委会规定了,70岁之后就无法再参与竞选,所以即便塞巴斯蒂安-科当选,也只能干一届就下台——而对于一名激进的改革派来说,四年的时间恐怕不太够用。
其次,是因为考文垂背后的保守派。
尚未卸任的IOC现主席巴赫在此次全会的开幕致辞当中,是这样说的:“当政治与商业利益压倒体育精神,古代奥运会走向消亡,沉寂于历史近两千载。直到131年前,顾拜旦复兴奥运,其思想核心始终是以体育价值观让世界更美好。”
尽管巴赫在任期间,作为一名合格的裱糊匠,他多次做出了让步,但不管是顶住西方压力对中国示好,又或者是尽力周旋让俄罗斯运动员参赛,以及坚决反对带有血腥色彩的电竞项目进入奥运会,都说明了他的心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底线。
而考文垂,从宣布参加竞选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被媒体认为她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巴赫,甚至干脆就有英国媒体直接称她为“巴赫的木偶”。
最后,也是最为有趣的,考文垂本人的代表意义。
考文垂的“人设”其实非常有意思。
首先,她是一名女性——如果成功当选,就将会是IOC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掌门。
其次,她来自津巴布韦,一个典型的非洲黑人国家,却是这个国家当中人数稀缺的白人,非常奇妙的少数派标签。
最后,尽管他是津巴布韦人,但职业生涯却是在美国NCAA起步。
她身上的这些诸多有趣的矛盾统一,也让她天然就具备着成为维系性别平等、地域多元化和南北对话平衡的不二人选。
这既是巴赫看中她的原因,也是她最终能够获得多数亚洲和非洲选票,从而战胜小萨马兰奇的最大底气。
五、考文垂将要面对的……
然而,对于考文垂来说,她的当选恐怕将会是一段空前艰难工作的开始。
首先,她只有41岁——在人生旅程当中,这个年纪固然可以称得上是年富力强,但在政治生涯当中,这个年纪只能说是年少有为。
虽然考文垂很早就进入了IOC工作,而且她背后也确实有着像巴赫这样的大佬在点拨扶持,但如此年轻的政治资历,骤然身登高位,是否能够展现出足以匹配的政治手腕,以及是否能够拿出足以压服反对派的人脉,这些都令人充满了疑虑。
其次,IOC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面对的形势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非常复杂。
1、愈发不平静的国际环境。
俄乌战争之后,IOC对俄罗斯和俄罗斯运动员施加了空前严厉的禁赛处罚,这可以理解,但此后的巴以冲突,以色列运动员却能照常参加国际运动会,招致了阿拉伯国家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极大不满——而就在考文垂当选之后没多久,俄罗斯通讯社马上就发文询问了:“咱们啥时候可以回归奥运啊?”
可以说,如何处理这个被巴赫任期内遗留下来的最大炸药包,将会决定了考文垂这个任期的风评走向。
但问题在于,除了俄乌和巴以之外,现在考文垂的大本营非洲也开始出现了不少战乱的火星,欧洲、亚洲,在未来的几年里,也很有可能陷入新的地缘冲突,等待考文垂的,将会是一个空前的大坑。
2、令人头疼的洛杉矶奥运会。
这是考文垂本届任期内的另一个大坑。
懂王的当选,让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党争进一步白热化,双方之间从国会到议会,厮杀那叫一个血流成河。
而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在加州民主党大本营……
钱从哪来?如果办好了算谁的功劳?如果办坏了是谁的锅?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东西都是美国国内政党之间的神仙打架,IOC几乎完全没有插手的空间,但几乎注定是要成为擦屁股的一员……
3、奥运会和IOC的未来。
很多媒体对萨马兰奇的评价是——他拯救了奥运会,却杀死了奥林匹克。
奥运会的商业化,从萨马兰奇的继任者罗格开始,就慢慢有着成为烂摊子的趋势,但在巴赫接手之后,他积极主动地推动滑板、冲浪、攀岩和霹雳舞这些年轻化的运动进入奥运会,甚至捏着鼻子去接触自己不喜欢的电竞,并且大力推进了诸多降低成本、增加透明度和提升性别平等的改革,让奥运会重新焕发了一定生机。
然而这些举措都无法有效地阻止奥运会在全球影响力的衰落——至少大家申办奥运的意愿都很诚实。
申办2016奥运会的城市有7个,申办2020奥运会的城市有6个,而申办2024年奥运会的城市说是有5个,实际上有3个早早退出,最后只剩下巴黎和洛杉矶,这也导致了IOC最终决定把2028分给洛杉矶,怎么看都有着一股子“好不容易有个冤大头,别让他跑了”的味道。
2032更是求爷爷告奶奶,最后只有一个布里斯班。
如何提升大家主办奥运会的意愿,这也是压在考文垂肩膀上的重担之一。
当然,除了以上三大问题之外,考文垂面对的棘手困难还包括且不限于——WADA与USADA关于兴奋剂审查问题的烂账,IOC内部贪污腐败的揭弊调查烂账,跨性别运动员认定的伦理挑战,运动员权益与IOC商业化利益的矛盾……
这些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只能说……祝考文垂好运吧。
六、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巴赫在任时期,就经常被西方媒体诟病“太过于亲中”。
但政治家对于利益,总归是敏感又诚实的——至少在疫情期间,中国非常给面子的举办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冬奥会,给巴赫的政绩栏上添了大大的一笔彩,所以2022年的第139次IOC全会上,巴赫直接把奥林匹克奖杯颁发给了“全体中国人民”。
作为巴赫政治遗产的继承人,考文垂至少目前看上去走的也是亲近中国的这条道路。
至少在此前的采访中,她就曾经多次称赞过北京“双奥”给奥运会带来的宝贵财富,以及多次表达了将会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在松下、丰田和普利司通这三家日本企业退出TOP赞助商之后,阿里巴巴、蒙牛和TCL的入局,支撑住了奥运最重要的钱袋子,而未来或许也将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入局。
当然还有,2036年的申办城市,迄今为止,IOC那边多次传出过希望由中国来承办,虽然也被咱们辟谣了很多次,但只要利益交换到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未来可能的地缘政治风险,导致IOC必须在敏感议题里被迫于中美之间“选边站”,可能对中国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形成掣肘。届时,考文垂强调的中立性也将会面临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