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锚定AI终端

图片

  大亚湾与惠阳加速融合发展。 图为大亚湾航拍图

  淡水,惠阳繁华的商贸集镇;澳头,大亚湾传统的鱼米之乡。一条蜿蜒的淡澳河,连接起这两个古老街区。区域融合发展,也如河流润物细无声,连接着两地的资源,融入居民的生活。今年,惠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淡水—澳头组团式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大亚湾和惠阳积极发挥各自优势,从打破行政壁垒,加强规划统筹、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发力,力求实现淡澳地区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将淡澳地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区域。

  坚持高位推动 合力打造高端制造产业组团

  当下,惠州被赋予打造全球石化产业高地的使命任务,要求在新材料上有更大的作为。根据规划部署,大亚湾石化区重点发展炼油、大宗基本有机原料及其衍生品等中上游产业,惠阳新材料产业园在新材料方面协同发展,共同打造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高端制造产业组团,集中资源发展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园区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公用配套保障。作为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的主阵地,大亚湾石化区在全面提升园区物流仓储及水电气等公用工程建设管理标准的同时,推动公用工程顶尖企业加大投资,大力协助惠阳新材料产业园配套工程建设。

  惠州合力正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该公司依托大亚湾石化投资集团集中供热运营经验,已建成的供热管网基本覆盖惠阳新材料产业园内现有用热企业。该公司还计划建设炭汽联产集中供热项目,不仅可为惠阳新材料产业园提供安全、稳定、经济的集中供热服务,还可以通过蒸发处理,大幅提升惠阳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及处理效果,促进惠阳新材料产业园实现“零”排放的目标。

  去年12月11日,坪山、惠阳、大亚湾党政代表团交流座谈会在深圳市坪山区召开,提出要积极发展“制造+服务”的协同模式,构建起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加速推动整体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以流经三个区域的坪山河命名,成为加速区域产业互联互通的有力抓手。俯瞰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鳞次栉比的高标准、现代化办公楼工业厂房在这里拔地而起,迸发着现代工业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基于科创走廊的整体建设规划,坪山河科发公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梳理出18宗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道:“我们拟在核心区地块打造涵盖‘科创产研基地+产业智造中心+产业邻里中心+舒适生活社区’的融深融湾、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并重点招引‘AI+智能终端’产业,打造成为区域科技产业标杆及科创走廊发展引擎。”

  发力基础设施 新深惠快速路进展顺利

  近日,在惠阳区新深惠快速路(秋溪南路—白云大道)工程(一期)一标段,各项施工任务正有条不紊推进。该标段于去年8月开工,目前累计完成工程比例约11%。

  据介绍,新深惠快速路北起外环快速路,向南经秋溪南路、秋宝路、北环路、深汕高速公路、金惠大道后与龙海一路(坪山大道)至白云路立交连接,全长约6.4公里。未来,项目整体建成通车后,将助力大亚湾区、惠阳区、深圳坪山区实现三地对接,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条件。

  近年来,大亚湾与惠阳通过谋划轨道交通、启动快速路、尽快打通断头路等举措,提速畅通两区路网,构建“航(平潭机场)—铁(高铁惠阳站、惠大铁路大亚湾站)—港(荃湾港)”互联互通的立体化资源流通网络,不断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目前,连接两地的坪山河滨河路至兴湖路的道路防护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大亚湾通往惠阳站道路工程纳入规划中,包括建设惠阳内环东路、拓宽改造惠大高速辅道等工程。

  两地道路工程施工正酣,生态共建的步伐也在加快。行走在淡澳河生态湿地公园,满眼绿意。这座沿着河道而建的公园原本是一片滩涂,如今化身兼顾河水处理功能的生态湿地公园,成为附近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原先以为要建一个污水处理厂,没想到后面建了一个公园,这可真的是意外惊喜。”市民刘先生说。不仅如此,这个月,淡澳河生态廊道大亚湾步道与惠阳步道贯通工程已完工,将作为促进两地生态资源共享的“绿色纽带”,更好惠及两地群众。

  为共同治理跨界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大亚湾区、惠阳区、深圳坪山区还建立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共治机制,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查、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实现淡澳河、坪山河污染源信息动态及水质数据及时共享。

  接下来,两地公共服务一体化将不断深化。2024年,惠阳和大亚湾通过签订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的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两地合作办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后续还将继续推动两区医疗、文体、商圈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和互补,实现服务共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