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
了解到:
通州榜样
为更好地学习和宣传榜样人物,进一步丰富“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在全媒体平台开设《通州榜样》专栏,深入挖掘报道榜样事迹,向全社会传递榜样力量,持续推动副中心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文明风尚。
今天
小布带您了解
通州榜样——刘春双的故事
通州榜样,感动通州的故事
通州区张家湾镇张湾村妇联主席刘春双,被人亲切称为“刘大姐”,她不仅是村民们的贴心人,也是接诉即办工作中表现卓越的敬业典范。
手机24小时开机,她随时响应村民诉求,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她积极推动村里的文化建设,增强邻里感情和凝聚力,自2021年在张家湾村担任妇女委员以来,连续数年荣获“张湾镇最美办件人”“通州区接诉即办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刘春双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实际困难,为大家营造出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副中心有我”精神的生动体现。
被访问者:刘春双 访问记者:王倚剑
大家都喊您“刘大姐”,听着倍儿亲切。
可不是嘛,我就是土生土长张家湾人。对我来说,村民既是服务对象,也是老街坊、老邻居,都是我的家人!前些日子,也就是妇女节这天,我这手机一个劲儿地响,都是大伙送来的祝福。
我生在张家湾、长在张家湾、服务于张家湾。如今又是张湾村妇联主席和接诉即办办件人,为家人服务,必须尽心尽力。只要村民有需求、有疑问、有烦恼,我24小时在线,全力帮大家解决。
我经常在村里转悠,和人一起聊聊天。可不能小看这一次次的遛弯闲聊,许多“隐形”的需求和问题往往就是通过聊天聊出来的。
上个月就碰上了一桩急事。我们正走着,老远就看见聚集着一堆人,原来是一位老人在路上晕倒了。“大姐,现在咱们怎么办?”一看见我们大家镇定了不少,我赶紧叮嘱大家不要移动老人,先找出他的手机,联系家人。这时老人慢慢睁开眼,说出了家人联系方式,最终我们和家属一起将老人送上了救护车。
这事儿真是有惊无险。这也提醒我们平时只要多走、多学、多了解村民情况,就能在关键时刻搭把手。
我特地准备了一个“手账本”,记录工作中的要事重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本子既是任务表、计划书,也是工作档案,待解决的问题、村民反映的情况、学习的新知识、值得分享的事例等都在里面。在张湾村担任妇女委员以来,我已经写满了快二十个本子,记录了四年间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
您一天能接多少个电话?烦不烦啊?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虽然建了好些微信群,但还有不少村民一遇到事,第一时间还是找我。他们说:“大姐,我们就相信您!您出马肯定能帮我解决。”这份信任真让我感动,所以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就为了第一时间接到求助。
最多的时候,我一天接了300多个电话,手机都烫手。有时候,半夜里也有电话。这样的求助更急迫、更需要迅速解决。去年夏天雨季那段时间,半夜我收到一个电话,“刘大姐,我家屋顶漏得厉害,地上摆了七八个盆了,现在是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您可得管管我啊!”真是事也急,人也急。我一骨碌就坐起来了,一边安慰,一边想办法。
“您别着急,我出钱,您先去外边宾馆住一晚,咱先保证休息。等天亮了我立马找工人过去,保证尽快修好。”听了这话,对方语气缓和了,“我看着家里漏雨心里着急,刚刚说话有点冲了,您别在意。”其实我真不在意,我就是为大家解决难题的,对方满意、认可我的工作,我心里就高兴了。
这一天都忙在村里的事儿上,家人有没有意见?
当然有意见,我爱人刚开始也有意见。半夜手机铃声响,人家也跟着醒了,他也心疼我:别人家的事你管,自己家的事你管不管?你的身体要不要?
放假了,我们得值班,特别是春节期间,每个除夕我都值班到夜里快十二点,总是吃不上家里那顿团圆饭。有时候我爱人和我开玩笑,“你守在村委会的时间比在家还久,我看我得去你们村买套房子,才能见着你了。”
我知道他是心疼我。我反过来给他做工作。可是总得先有大家才有小家,大家庭圆满了才有小家的团圆不是?不过小家的和谐更是大家和谐的保证,我尽量会兼顾两边。所以我休息的时候就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多陪着家人。我明白,大家和小家相辅相成,我获得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您说得对,大家和小家是分不开的。我看您的办公室也很像一个“家”。
没错,这间办公室也是我的“家”。我在这屋里干活儿,经常有村民来找我。时间久了,我想把这间屋子好好捯饬一下,让每个来办事、说事的人都有“回家”的感觉,能放松心情,畅所欲言。
您看这架子上放着绿植,都是我种的,往这一坐,周围都是绿色,就能感觉到温馨。另外我总是准备着各种小零食,进屋了先递上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我这儿还有速效救心丸等常用药品,都备在抽屉里。各种需要都能满足,这种安心妥帖的感觉,就是我想营造的温馨之家的氛围,这里也是大家都认可的刘大姐暖心小屋。
让大家在“家”里解决问题,您有什么妙招?
有村民来找我解决问题,我首先要做的是安抚对方情绪。在令人放松的氛围里,进一步找到对方情感上的“穴道”。
有一回,我和一个小伙子约了谈事。一打开他的朋友圈,全是骑自行车出行路上的视频、照片。我想这人肯定喜欢骑行,我平时也有这爱好,这就好办了!我的自行车和装备也在办公室。果然,小伙子一进门,眼睛就被吸引住了。我还没开口,他就主动问起我:“大姐,你也爱骑车?这车不错啊。”我说今天碰上专家了,于是热火朝天聊起了骑行的趣事,就差一起约着出去骑车了。这会儿话题再转回本来要谈的事情,他的态度就缓和多了。
所以说,我们要面对的既是问题本身,也是问题背后的人。如果想解决问题,就要关注人的情感和需求。
有一次,一户外籍租户反映家中暖气不热,我到现场一看,原来是因为当时处于试供暖期,温度还未完全达到供暖要求。由于习俗和语言不通,交流存在障碍,“情感攻势”收效甚微。
我转念一想,既然对方只认道理,那我们就摆事实讲道理。于是我找到了供暖政策相关公告、新闻,测得楼上楼下住户家中暖气温度,告知诉求人当前温度属于正常供暖范围,未来还会进一步调整。事实清楚,道理也分明了,诉求人满意地向我们竖起大拇指。大家也跟着夸我:“刘大姐真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