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青年·大理 | 旅居者杨威:“叛逆”青年的“桃花源”

开栏语


他们,是西部计划中跃动的“志愿红,在村寨巷陌传递温暖;是守护万家灯火的“藏青蓝,用脚步丈量平安的尺度;是穿梭于洱海生态廊道的“青绿使者,以科技为笔描绘山水画卷;更是扎根阡陌的“新农人,让智慧农业在古村落抽穗扬花。他们,将炽热理想浸染成苍洱间的奋斗底色。


他们,让百年老宅在咖啡香中苏醒,用数字技术重构扎染工坊的经纬,将国际视野注入千年茶马古道。从投行精英变身民宿主理人,从硅谷工程师转型为智慧农业创客。他们,跨越山海追梦而来,用多元文化让传统与创新在苍洱之间破界共生,正将异乡的故事续写成新的大理叙事。


当本土根系与外来养分深度交融,便生长出更具韧性的年轻力量。大理融媒联合共青团大理市委近期推出【青年·大理】专栏,以全媒体视角捕捉青春群像,见证青年与大理的同频共振。今日推出第五期《青年·大理 | 旅居者杨威:“叛逆”青年的“桃花源”》。


图片
第一次见到杨威,是在他租住的海东镇下和村的小院里。小院不大,却布置得很精致,院里隔出了一片花圃,种着各色花朵和水果,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风景。用杨威的话说,这里是“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桃花源,这里只有美的东西”
图片



图片


杨威把这里命名为“自由如风小院”,小院里的“住客除了杨威,还有他的两只狗、一只猫。


在许多人的眼中,杨威的经历可以说有些“离经叛道”。过去,杨威在深圳工作,他凭借优异的工作表现,成为一家国企的高层。有了体面的工作和优渥的收入,可杨威心中却充满了不幸福,2024年初,他从国企裸辞,开始旅居。


图片


杨威来到大理,租下了一个老院子,按照心中向往的样子一点点把破旧的老院子改造成了有花有树的“桃花源”。我想要找一个风景美得像画一样的地方,去寄托我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


杨威从过去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脱身,开始在大理享受自己宁静纯粹的生活。


图片


“村里的村民经常会邀请我去‘吃席’,能够参与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中,我觉得很荣幸,你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真诚、热情、质朴、好客。”旅居于此,给杨威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大理的“人”,“许多人说大理的美是‘风花雪月’,我觉得这个范围还可以扩大一点,大理的美其实是‘风花雪月人’。”


杨威渐渐融入村子,成为“新大理人”。他看见了村庄的质朴和纯粹,想着或许能够为村子做点有意义的事。


他联系上了过去在深圳的朋友,筹集了一笔善款,又主动联系上了下和完小的校长杨进城,“通过校长的介绍,我了解了哪些孩子需要帮助,我和杨校长一个个去到这些孩子家里,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把爱心助学金送到需要帮助的孩子家里。”


下和完小校长 杨进城

我们在了解到他想要进行公益助学的情况后,筛选出了15位同学,为他们送上了助学金。他的这种善举,向这些学生传递了爱心,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一样,参与到爱心活动中。


在一次次走访中,杨威被孩子们那一双双单纯的眼睛打动了,“有一次我走在村里,遇到了一个我帮助过的学生,她跟我说‘谢谢你帮助我’,我当时很感动,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意义。”


图片


杨威决心把这项公益助学事业持续做下去,他的想法很简单,“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做一些善事,孩子们也得到了关爱,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链接,不希望给它赋予过多的色彩。”


图片


现在的杨威,他需要烦恼的不再是业绩、客户和24小时保持畅通的手机,而是小狗踩坏了他的多肉,院子里的柿子树结太多果子吃不完该怎么办。他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大理实现了我对‘风花雪月人的幻想,让我过上了‘桃花源般的生活,这样的大理只会让我一直深深地爱下去。”他说。


记者:韩玉婷 谢华新

编辑:润婷

主编:李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4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