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北大经院两会笔谈 | 施新政:多渠道入手构建生态文明

图片


文 | 施新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在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24年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持续努力,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生物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重点行业节能增效取得了新进展。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延续。从21世纪初,我国政府便将环境保护目标写入“十五”和“十一五”规划,逐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这一长期的规划与实施体系为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单一的污染减排政策已经难以满足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因此,从2016年开始,我国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不仅制定了更加具体的政策,还提出了体制改革的要求,推动环境治理的垂直化管理改革,强化了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能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地方政府的环保执法积极性大大提高,环境治理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效。另外,我国政府还通过扩大环境治理覆盖范围,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力度。从2017年开始,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专注于国内的污染治理,还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外来污染输入。禁止固体废弃物进口的政策便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政策有力地减少了外部污染物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提高了我国环保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的环境质量呈现出逐年向好的趋势。

基于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更加明确的预期目标,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目标既具有量化要求,又体现了我国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从更深层次来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这一目标一方面是对未来工作的量化要求,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方向。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提出降低单位能耗的目标,能够有效引导那些高能耗的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绿色发展。除此之外,提出这一目标的背后还有更深远的战略意义。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推动高能耗产业向低碳环保产业转型成为了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促进新型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随着新型产业的不断壮大,资源将逐步向这些行业倾斜,我国经济将从传统的资源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转向更加依赖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的新模式。这一转型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还能够有效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一系列具体工作计划,指明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方向。报告指出,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环境治理的创新。为实现这些目标,报告提出将制定一系列环境治理行动计划,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的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望。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政策能够有效落实到位。同时,报告强调,要加快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还包括绿色消费的推动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绿色低碳经济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实现产业、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政府将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倡导并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培养公众低碳生活的意识。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报告还特别强调要积极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逐步推动碳排放减少的各项措施落地生效。通过市场化手段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更加清洁、低碳的技术。这不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任务,也是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必然选择。此外,报告还提出要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和环保大国,我国在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角色愈发重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协议,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我国不仅能够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还能够为国内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支持。

总的来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报告深入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更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思想。随着政府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的生态环境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将进一步走向可持续、绿色、创新的轨道。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的中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简介

 图片

施新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目前担任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和《经济学报》副主编。在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多项。


图片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