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3月20日消息(记者白刁尹 实习记者梁佳佳)“圆盘锯在毫厘之间切割铁丝,灯泡毫发无损?”“液压剪扩器能稳定夹起乒乓球却不会破裂?”“数十米外水枪能精准击中靶心?”3月19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在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记者“走近”重庆应急救援队伍,零距离探秘应急救援“尖刀利器”,见证重庆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的“硬核力量”。
应急救援队员讲解现场(央广网发 梁佳佳 摄)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满满的科技感!”记者刚走进救援科目展示及互动区,就被一场紧张有序的救援技能展示震撼。
水枪打靶、圆盘锯切割铁丝、剪扩钳夹乒乓、锯圆木等科目轮番上演。在圆盘锯切割铁丝环节,高速旋转的锯片在毫厘之间切断铁丝,下方不到1厘米的灯泡却始终完好无损,其中一位展示队员介绍:“这项练习主要应用在交通事故、地震等突发情况下实施精准救援,尽可能减少对被困人员的二次伤害。”
应急救援队员现场展示圆盘锯切割铁丝(央广网发 梁佳佳 摄)
同时,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直属支队支队长汤宏伟“揭秘”:“这些‘硬核’技能背后,是年均100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支撑,是时间与汗水融合的结果。”
在新型装备展示区,涵盖应急通信、矿山及有限空间、森林火灾、地震地灾、洪旱灾害五大救援领域的300余件尖端装备集体亮相。依托《装备建设(2022—2024年)三年规划》,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已采购多类型“一专多能”装备,1.86万件(套)装备全部到位,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救援体系。
其中,智能头盔已从传统的单一功能护具转变为“感知中枢”,实时回传现场画面辅助决策,紧急呼救功能为救援人员筑起生命防护墙。在2024年跨区增援任务中,该装备助力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在广西桂林、湖南平江搭建一线指挥所,协助应急管理部高效指挥和跨部门实时通联,出色完成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装备升级只是第一步,关键要实现‘人装合一’。”市专业救援总队总队长贺奎表示,今年将重点实施持证上岗制度、深化实战化演练、加强人装适配度评估三项举措,通过科学匹配装备与人员,打造“科技赋能、人装协同”的专业救援队伍,充分应对复杂灾害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