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某知名科技企业在清华、北大的门口为杭州打起了招聘广告:“北大的同学们:欢迎毕业来杭州。据说DeepSeek团队一大半是北大的?”
“清华的同学们:欢迎毕业来杭州。政府会给你发‘对象’——创业对象、落户对象、补贴对象。”自年初“杭州六小龙”现象级的爆火,杭州走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其他城市看到了人才的含金量。又是一年春招季,各城市开启抢人的动作。而求职者们,也奔赴在各个心仪的城市和意向的岗位之间。江浙沪地区因为经济发达、职业发展机会多、人才政策优厚等,成为诸多求职者的首选地。青塔为此整理了江浙沪地区各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供各位参考。青塔发现,江苏多个城市的博士补贴综合能达到10万元以上,并且多个城市给予非本地户籍探亲交通补贴,以吸引外地人才;浙江的金华、宁波、温州能给予符合条件的博士20万元以上的补贴;上海各区的人才标准更高,且少有地区是按照学历层次划分标准给予对应的补贴。江苏:多地博士补贴能到10万以上
江苏各城市按照学历层次,对应设置了不同梯度和金额的补贴。博士生补贴普遍最高,多地博士补贴能达到10万以上。
例如扬州给予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每月5000元的补贴(其中租房补贴3500元/月,综合补贴1500元/月),36个月内可享受,总计补贴18万元。盐城3年内给予博士每月1000元/月的租房补贴,以及每月3000元/月的生活补贴,共计可达14.4万元。宿迁提供博士共计14万元的补贴,其中租房补贴2500元/月/人,补贴期限2年;生活补贴上可申领8万元。根据对应的人才政策,硕士在宿迁市能获得10.8万元,“双一流”本科生能获得6.4万元。此外,宿迁还鼓励人才能力的提升,给予高层次人才能力提升一次性补贴:2024年新取得博士学位的,给予1万元一次性补贴。此外,南通、徐州、连云港等城市均能给予博士共计10万元及以上的补贴。江苏省多个城市还给予探亲交通补贴,吸引外地人才。例如扬州、徐州、淮安、盐城等地会给予非本地户籍人才每年2000元的探亲交通补贴。作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近日释放了新一波抢人的信号。3月17日苏州发布《支持高层次青年人才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未来三年新增一万名高层次青年创业人才。
一个月前苏州还发布了《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对人工智能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重点高校全日制硕士及本科生,分别给予不低于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购房补贴或3年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应届博士、重点高校硕士毕业生,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浙江以50万的人口增长量,连续三年高居全国增长第一,成为“抢人第一省”。能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或许和当地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无关系。据青塔整理,浙江省个别城市的博士补贴最高可达30万元以上。金华对博士给予每月最高1500元(不超过36个月)的租房补贴,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就业(含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含参公事业)的博士给予25万元的人才补贴,最高可达30.4万元。宁波和温州同样给出丰厚的人才补贴。宁波给予博士15万元的安家补助,如果无房可以分3年领取;同时给予40周岁以下TOP200高校博士无房的生活补贴10万元,共计25万元。温州给予博士每月24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时间不超过5年)和6万元的生活补贴,最高可达20.6万元。上海市各个区域均有出台各自的人才补贴政策和人才分类标准。总体而言,整个上海的人才标准要更高。例如,在普陀区高层次人才划分中的D类人才标准为:上海产业菁英人才、上海金才、超级博士后等行业部门认定的人才;上海市科技奖二、三等奖项目排名前三的主要完成人;上年度税收3000万-1.5亿元企业主要负责人;近3年内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300万元及以上的优秀人才等。几乎很少有区域直接以学历层次为标准,给予对应的补贴。仅嘉定区、杨浦区按照本科、硕士、博士划分有对应的补贴。
上海,因为其职业发展机会多、经济待遇优厚、教育资源丰富、城市包容性强等,源源不断地吸引高层次人才。
根据理聘平台的统计,上海是硕博主要求职意向城市的TOP1。南京的硕博生第一就业意向城市为上海,说明上海对南京存在一定的虹吸效应。
城市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如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安家费、生活配套福利等,吸引高层次人才流入。对于相应城市的雇主单位而言,这增加了招聘时的人才库。* 如果您想咨询更多信息,可以拨打电话400-668-1806,或者邮件service@cing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