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木棉花遇上AI
一场别开生面的
“我与小红棉”AI赋能
阳光教育2025微研学活动
在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举行!
活动以“小红棉”为主线
将自然、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
大家一起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开启探索知识与梦想的
奇妙之旅!
活动由洪桥街科协、街道妇联、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以及小北路小学共同组织,并邀请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QQ团队进行指导。
活动伊始,植物学领域的权威专家魏丹教授化身时光旅人,带领孩子们穿梭于木棉的历史长河之中。魏教授从古诗中“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的壮美描写,到木棉作为英雄树被敬仰的文化内涵,生动地讲述了木棉在岁月里的故事。同时,魏教授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木棉花在食物链中的独特作用,它的花蜜吸引鸟类授粉,掉落的花瓣又成为土壤微生物的“美味佳肴”,滋养着一方生态,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木棉的生态价值。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木棉绘画作品,并分享创作灵感与启示。有的孩子从木棉的鲜艳色彩中感悟到生命的蓬勃,有的则从舒展的形态中领会到成长的无畏。在魏教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创作与思考在交流中熠熠生辉,共同绘制了一幅幅关于木棉的梦想画卷。
随后,活动进入了AI大模型的精彩篇章。腾讯QQ的高级工程师潘伟洲带着AI助教“小悠老师”闪亮登场,即兴创作了一首关于木棉花的诗,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接着,“小悠老师”与孩子们展开了有趣的互动聊天,回答了他们对木棉和AI的各种问题。之后,潘伟洲工程师结合一个个生动的生活实例,把AI大模型的复杂原理和多样应用,如文生文、文生图、图生文等,讲解得通俗易懂。同学们专注聆听,积极参与互动,眼神中满是对人工智能这一新时代科技力量的好奇与向往。
在借助AI认识木棉花的环节中,孩子们更是亲身体验了AI技术的神奇魅力。AI不仅介绍了木棉花的各种知识,还能识图辨别孩子们带来的木棉花样本,准确率让孩子们称奇。此外,孩子们还参与了AI绘制木棉花的活动,他们与AI一起完善文生图的提示词,最终绘制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木棉花图。
图片由AI妙绘生成
引发现场热烈互动气氛的还有腾讯QQ最近颇受欢迎的AI功能——AI妙绘。老师同学们动手体验“万物生木棉,即拍即印”线下拍照互动环节。孩子们利用AI技术,将自己拍摄的木棉照片转化为独具创意的艺术作品,并即拍即印,将这份美好永久留存。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拍摄的灵感与照片背后的故事,在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与成长。
小北路小学和洪桥街联合组织的“我与小红棉”微研学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文化与科技的兴趣与热爱,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AI赋能阳光教育的新实践,揭开小北阳光教育新篇章。未来,学校和街道将继续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探索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教学模式,为孩子们的成长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