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于3月20日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春分篇”新闻发布会,专家针对春分时期的健康养生、合理膳食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2.春分时节,胃肠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专家建议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重视起居有常、注意饮食调养。
3.为此,专家提出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建议,以调理睡眠障碍。
4.同时,管理体重方面,要营养搭配、自律规范,更要加强锻炼、热爱运动。
5.最后,针对儿童及青少年健康问题,专家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营养、适当运动以及心理疏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杨清 摄)
央广网长沙3月20日消息(记者杨清)3月20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湖南·春分篇”新闻发布会,围绕春分时节的健康养生、合理膳食、体重管理、睡眠健康、儿童疾病防治等问题,现场多位专家进行了解答。
春分时节气候潮湿,如何防治胃肠疾病?
春分时节,春雷始鸣。中医认为,春分时节肝气旺盛,容易克犯脾胃;湖南气候潮湿,春分时节雨水增多,湿气加重,同时湖南人喜好食用辛辣食物,容易造成湿热阻碍脾胃的功能。因此,春分时节胃肠疾病容易反复发作。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徐寅现场分享了一些注意事项和方法。他认为,首先,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节,肝主疏泄,肝脏正常疏泄,脾胃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和运化水谷精微。其次,要重视起居有常,提倡适量的运动。坚持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疗法,能增加人体的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胃肠道的恢复。最后,注重饮食调养。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故春分时节食物选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需少吃油腻、高糖、重口味食物,否则会阻碍脾胃的消化功能,导致腹胀、疲倦等问题。也要避免食用腌制、难消化、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从中医的角度解析,如何调理睡眠障碍?
春季睡眠问题是有增多的趋势。春季阳气升发,易出现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失眠等症状。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伍大华表示,如果不顺应时节,不把人体阴阳调和至平衡状态,容易出现睡眠障碍问题。
如何调理睡眠障碍?为此伍大华提出了4条建议。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建立适合自己的睡眠生物钟。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如使用遮光窗帘、降低噪声、选择舒适的寝具,还可以通过听轻音乐或阅读纸质书籍来放松身心。白天尽量多接触自然光,减少室内昏暗环境对生物钟的影响。
合理饮食。按时进食,避免晚餐过晚或睡前过饥过饱。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烟酒、咖啡、浓茶、药物等。可以多食用莴笋、荠菜等食物,有助于疏肝理气;食用莲子、百合、红枣等药食同源中药,有助于养心安神。
适度运动。进行中医养生操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通过柔和的动作调和阴阳,平衡气血,对改善失眠有积极作用。避免晚上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入睡。
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释放压力,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使身心得到舒适。若无法缓解负面情绪,导致生活工作受到影响,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及早解决心理问题。
如何更好地管理体重?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体重管理被纳入国家‘议题’。”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营养师蔡华回答道,在管理体重上,既要营养搭配、自律规范,更要加强锻炼、热爱运动。
究竟如何减重?蔡华指出,要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等,学会看营养标签。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这些食物富含纤维,能增加饱腹感。选择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来源。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甜点和加工食品,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和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每天不超过2g。
同时,要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燃烧脂肪和改善心肺功能。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深蹲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多走路、爬楼梯、站立办公等,增加日常活动量,减少久坐时间。
蔡华强调,每晚应睡足7-9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瘦素和胃饥饿素的分泌。瘦素是一种抑制食欲的激素,而胃饥饿素则是一种刺激食欲的激素。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水平下降,胃饥饿素水平上升,从而增加饥饿感和食欲,尤其是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要学会管理压力。适当释压,压力过大会导致情绪化进食,要学会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
春分时节,如何预防保护儿童及青少年容易出现的健康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涤指出,春分是阴阳交替之时,气温起伏大,昼夜温差明显。儿童脏腑较为娇嫩,此时极易受到风邪、寒邪、湿邪等外邪的侵袭。加之春季肝气旺盛,容易克制脾土,致使脾胃功能失调,抵抗力随之下降,一系列健康问题便接踵而至。
呼吸系统首当其冲。春分风邪盛行,肺又较为娇弱,极易遭受风寒之邪侵犯,进而损伤肺卫功能。而且春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儿童稍不留意就会着凉,被病毒、细菌感染的概率大增,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便容易找上门,原本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孩子病情还会加重。
消化系统问题也较为常见。近期雨水增多,湿气较重,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一旦被湿邪侵犯,脾胃功能就会受损,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面色萎黄、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脾胃虚弱的症状。
过敏性疾病同样高发。此时春暖花开,花粉、柳絮、尘螨等过敏原大量增多,儿童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诱发过敏性鼻炎、皮炎、哮喘、结膜炎等疾病。
情绪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中医理论里,春季属肝,肝主疏泄,与情绪调节息息相关。春分时节阳气生发,儿童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加上天气变化频繁,作息易被打乱,进而出现烦躁不安、易怒、哭闹、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异常情绪。
为了给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张涤主任给出如下建议:起居上,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春捂”,根据天气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出汗后及时更换;饮食营养方面,保证蛋白质充足,多给偏食、挑食的孩子吃蔬菜水果,如当季的莜麦菜、荠菜、香椿等;运动上,鼓励孩子适当运动,像球类运动、放风筝、踏青都很不错,不过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要避开过敏原;心理上,家长要加强心理疏导,多陪伴孩子,依据孩子的爱好和性格引导其发展,让孩子学会自我排解不良情绪。